气切口是指气管切开的切口,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用于急危重症手术,用于通气不足或者呼吸困难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的切口出血,可能是由于切口感染、血管损伤、血液凝血异常、硬化物溢出、高血压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血压升高等导致,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嘱下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具体如下:

1、切口感染:切口周围的感染导致创口出血。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可遵医嘱涂抹抗炎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可能还需用无菌纱布包扎。

2、血管损伤:手术刀或其他工具损伤切口周围的血管。紧急止血措施,如加压、冰敷,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血管修复术。

3、血液凝血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切口处出血不易止住。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可能需要遵医嘱输注补充凝血因子或使用止血药物,比如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

4、硬化物溢出:偶尔会发生气管切开硬化物溢出,导致切口出血。及时清洁切口,重新固定硬化物,或者根据情况更换硬化物。

5、高血压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导致切口处的血管破裂。控制血压,应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钙离子拮抗剂,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缬沙坦、坎地沙坦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倍他乐克等β受体阻滞剂。

此外,切口出血的处理中,紧急处理和停止出血尤为重要,切口应注意避水,以防感染。如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