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篇文章
18636人浏览
利湿消肿的药物比较多,一般利湿消肿的中药有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而利湿消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丸、平胃丸、五苓胶囊等,西药则有呋塞米片、依他尼酸片、布美他尼片等,具体药物的使用一般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利湿消肿的中药:
1、茯苓: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等治疗。
2、泽泻: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渗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膀胱湿热等。
3、车前子:车前子具有清热通淋、渗湿止泻、祛痰的功效,可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等治疗。
二、利湿消肿的中成药:
1、参苓白术丸:主要含有人参、茯苓、白术等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大便溏泄、乏力、消瘦等症状的治疗。
2、平胃丸:主要含有苍术、厚朴、陈皮等药物,具有燥湿、健脾、消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3、五苓胶囊:主要含有泽泻、茯苓、猪苓等药物,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等治疗。
三、利湿消肿的西药:
1、呋塞米片:呋塞米片是袢利尿剂,属于比较强的利尿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等治疗。
2、依他尼酸片:依他尼酸片是强心利尿药,利尿作用很强,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治疗。
3、布美他尼片:布美他尼片是一种强效利尿剂,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治疗。
因此对于利湿消肿的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可擅自用药,需遵医嘱服用。
清心莲子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石莲肉、白茯苓、蜜黄芪、人参组成,具有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的功效。
1、清心火、益气阴:清心莲子饮以石莲肉为君药,清心火而下交于肾,心肾两补,偏于治心,麦门冬、人参、黄芪、甘草益气养阴,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常用于治疗心火偏旺,兼心肾气阴两虚之口干舌燥、烦躁发热。
2、止淋浊:方中车前子、茯苓清利膀胱湿热,黄芩、地骨皮清退虚热,治疗湿热下注、精关不固之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
适宜人群:心火偏旺者、气阴两虚者、湿热下注者
禁忌人群: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名称:藜芦、五灵脂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记载黎芦反人参,人参畏五灵脂,黎芦、五灵脂与人参同服会增强药物毒性或降低药物疗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用药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中医临床药用,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下,与其他中药配伍于中药组方中。
小便热通常认为是膀胱上火导致的,建议可以服用一些清利膀胱湿热的药物,西医一般认为是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可以服用抗炎药治疗。
1、中医中小便热说明是膀胱有热导致的,也就是人们日常说的膀胱上火了,此时建议服用一些清利膀胱湿热的药物,例如海金沙、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等,也可以服用八正散、四妙丸等,同时注意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避免频繁熬夜等;
2、西医中小便热通常认为是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同时还会伴有尿痛、尿不尽、甚至尿中带血等,建议就诊于医院进一步检查尿液、血常规等,若是确诊为泌尿系感染,建议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者环丙沙星片等,搭配三金片等进行治疗,同时在服药期间不要喝酒,要多喝点水,多吃些青菜和水果。
玉米胡子又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夏、秋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止血止泻的功效。
1、利尿消肿:玉米须味甘淡,归膀胱经,淡渗而利湿,有利尿消肿之功效,可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
2、清肝利胆:玉米须归肝胆经,清肝利胆而退黄,可用于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等。
3、止血止泻:玉米须有凉血止血,利湿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血热出血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等。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低血压者、低血糖者、低钾者、肾功能不全者。
不宜同食名称:辛辣刺激性食物、肥甘厚味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过食辛辣、肥甘厚腻易生痰湿,痰湿阻遏气机则易伤脾胃,玉米须偏于寒凉,易伤脾胃阳气,故不宜同用。
食用方法的名称1:泡水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取适量玉米须,热水泡服。
食用方法的名称2: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2:中医临床药用,与其他中药配伍于中药组方中。
萆薢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显著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功效与作用有利湿祛浊、祛风除痹、通淋止痛这三个方面。
1、利湿祛浊:萆薢能显著增强机体对体内湿气的排泄能力,通过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有效缓解小便不利、小便混浊、身体浮肿等症状。这一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尤为重要,因为湿气过重往往会导致多种疾病。萆薢与泽泻、白术等配伍使用,能进一步增强其利湿效果,适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多种病症。
2、祛风除痹:萆薢具有祛风除痹的功效,能够改善湿浊阻滞、经络不通的情况,对关节酸痛、游走性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有显著疗效。风邪入侵人体后,往往会导致经络受阻,气血不畅,从而产生疼痛和不适。萆薢通过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帮助恢复经络的通畅,缓解疼痛和不适。这一作用在治疗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等方面尤为重要。
3、通淋止痛:萆薢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助于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对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相关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舒缓作用。能够清利膀胱湿热,改善尿道炎症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这一作用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通淋,是治疗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私自用药造成身体损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诊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