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膀胱湿热

170篇文章

18878人浏览

1 利湿消肿的药有哪些

利湿消肿的药物比较多,一般利湿消肿的中药有茯苓、泽泻、车前子等,而利湿消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丸、平胃丸、五苓胶囊等,西药则有呋塞米片、依他尼酸片、布美他尼片等,具体药物的使用一般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一、利湿消肿的中药:

1、茯苓: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等治疗。

2、泽泻: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渗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膀胱湿热等。

3、车前子:车前子具有清热通淋、渗湿止泻、祛痰的功效,可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等治疗。

二、利湿消肿的中成药:

1、参苓白术丸:主要含有人参、茯苓、白术等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大便溏泄、乏力、消瘦等症状的治疗。

2、平胃丸:主要含有苍术、厚朴、陈皮等药物,具有燥湿、健脾、消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3、五苓胶囊:主要含有泽泻、茯苓、猪苓等药物,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等治疗。

三、利湿消肿的西药:

1、呋塞米片:呋塞米片是袢利尿剂,属于比较强的利尿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等治疗。

2、依他尼酸片:依他尼酸片是强心利尿药,利尿作用很强,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治疗。

3、布美他尼片:布美他尼片是一种强效利尿剂,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治疗。

因此对于利湿消肿的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可擅自用药,需遵医嘱服用。

2 清心莲子饮的功效与作用

清心莲子饮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芩、麦冬、地骨皮、车前子、炙甘草、石莲肉、白茯苓、蜜黄芪、人参组成,具有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的功效。

1、清心火、益气阴:清心莲子饮以石莲肉为君药,清心火而下交于肾,心肾两补,偏于治心,麦门冬、人参、黄芪、甘草益气养阴,虚实兼顾,标本同治,常用于治疗心火偏旺,兼心肾气阴两虚之口干舌燥、烦躁发热。

2、止淋浊:方中车前子、茯苓清利膀胱湿热,黄芩、地骨皮清退虚热,治疗湿热下注、精关不固之遗精淋浊、血崩带下、遇劳则发。

适宜人群:心火偏旺者、气阴两虚者、湿热下注者

禁忌人群:无特殊禁忌人群

不宜同食名称:藜芦、五灵脂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记载黎芦反人参,人参畏五灵脂,黎芦、五灵脂与人参同服会增强药物毒性或降低药物疗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用药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中医临床药用,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下,与其他中药配伍于中药组方中。

3 小便热是哪个器官上火了

小便热通常认为是膀胱上火导致的,建议可以服用一些清利膀胱湿热的药物,西医一般认为是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可以服用抗炎药治疗。

1、中医中小便热说明是膀胱有热导致的,也就是人们日常说的膀胱上火了,此时建议服用一些清利膀胱湿热的药物,例如海金沙、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等,也可以服用八正散、四妙丸等,同时注意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避免频繁熬夜等;

2、西医中小便热通常认为是泌尿系感染导致的,同时还会伴有尿痛、尿不尽、甚至尿中带血等,建议就诊于医院进一步检查尿液、血常规等,若是确诊为泌尿系感染,建议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者环丙沙星片等,搭配三金片等进行治疗,同时在服药期间不要喝酒,要多喝点水,多吃些青菜和水果。

4 结根的功效与作用

结根,考虑为结儿根,是一味中药的俗称,学名为鱼腥草,别名蕺儿根、狗贴耳、臭草等等。结儿根味辛,性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等功效。

1、清热解毒:结儿根性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归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要药。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腥臭均可使用。

2、利尿通林:结儿根善清膀胱湿热,有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之效,可治热淋涩痛,兼能清热止痢。

3、消痈排脓:结儿根味辛性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治热毒疮疡,可单用鲜品捣敷,或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

适宜人群:肺热咳喘者、膀胱湿热者、热毒疮疡者

禁忌人群:体质虚寒者

不宜同食名称: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之后,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配伍其它药物使用。

食用方法的名称2:凉拌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2:1、将结儿根摘去老根和杂质,清洗干净后放入水中焯一下水,然后捞出来沥净水,葱切成葱花,姜和蒜剁碎备用。2、将沥干水的鱼腥草倒入盆中,加入食盐、鸡精、葱、姜、蒜、生抽、淋上香油,拌匀后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的名称3:煮汤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3:1、将结儿根去掉杂质,清洗干净,摘成3厘米长的节,瘦肉洗净切片,姜切丝。2、将结儿根、瘦肉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放入姜和适量盐,用大火煮开后,把上面的浮沫用打干净,然后中火煮熟即可食用。

5 玉米胡子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胡子又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夏、秋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止血止泻的功效。

1、利尿消肿:玉米须味甘淡,归膀胱经,淡渗而利湿,有利尿消肿之功效,可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

2、清肝利胆:玉米须归肝胆经,清肝利胆而退黄,可用于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等。

3、止血止泻:玉米须有凉血止血,利湿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血热出血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等。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低血压者、低血糖者、低钾者、肾功能不全者。

不宜同食名称:辛辣刺激性食物、肥甘厚味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过食辛辣、肥甘厚腻易生痰湿,痰湿阻遏气机则易伤脾胃,玉米须偏于寒凉,易伤脾胃阳气,故不宜同用。

食用方法的名称1:泡水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取适量玉米须,热水泡服。

食用方法的名称2: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2:中医临床药用,与其他中药配伍于中药组方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