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炎症状包括疼痛、麻木、肿大、发热、活动受限等,出现以上症状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存在骨软骨炎时,会导致软骨受损,可引起疼痛,表现为隐痛以及压痛,剧烈活动时,疼痛可明显加重。疼痛较明显时,可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胶囊、萘普生片、美洛昔康片等。

2、麻木:长期存在骨软骨炎,对血管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可导致局部麻木。可通过理疗改善,如按摩、推拿、红外线照射等,促进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

3、肿大:骨软骨炎在急性发作时,炎性物质增多,可导致局部肿大、发红,并且会出现持续性疼痛。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片、活血止痛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4、发热: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软骨炎,感染持续加重,可出现发热、发红、肿胀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菌药物治疗。

5、活动受限:骨软骨炎持续时间较久,没有合理进行治疗,病变持续加重,可导致活动受限,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降低生活质量。确诊后遵医嘱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软骨切除术。

除以上症状外,骨软骨炎还可能会导致窦道形成,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在治疗期间要加强患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不要饮酒吸烟,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