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脾虚的中草药比较多,包括党参、人参、白术、太子参、伍干姜、桂圆、附子、升麻、桂圆、红枣、当归等,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依据脾虚的分型进行辩证用药,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四个方面进行合理用药,具体介绍如下:
1、脾气虚:一般表现为肚子胀,尤其是饭后更加明显,以及胃口差、肢体倦怠、不愿意活动等;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党参、白术、太子参等具有补中益气作用的中草药。
2、脾阳虚:一般表现为容易肚子痛,畏寒怕冷,手脚不温,面色苍白,大便稀溏,甚至大便夹有食物残渣等;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干姜、桂圆、附子等具有温阳补肾作用的中草药。
3、中气下陷:一般表现为头晕目花、长期腹泻、腹部有坠胀感,情况严重的还有脱肛、子宫脱垂或者是内脏下垂等;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人参、党参、升麻等补中益气作用比较强的中草药。
4、脾不统血: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比如为月经量过多、便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等;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桂圆、红枣、当归等补血养血、补脾作用的中草药,或者是大蓟、小蓟、藕节等止血作用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