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脊椎骨下面疼,可能是长期受到压迫、碰撞、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长期受到压迫:如果背部承重比较多,可能会使颈椎骨长期受到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会产生轻微的发酸、疼痛等症状。建议日常多注意休息,避免脊椎骨长时间受到压迫。
2、碰撞:如果后脊椎骨下面遭到暴力撞击,如车祸伤、摔跤等,容易导致局部软组织受损或者毛细血管破裂,从而使局部出现疼痛,可能还会伴有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尤其是局部着凉或运动量较大时,疼痛会呈加重趋势。可以用毛巾包裹住冰块,冰敷局部5~10分钟,可以反复操作3~5次。
3、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是由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所引发,可能是臀部扭伤、着凉或者坐骨神经变异等导致。发病时典型的症状,会表现为臀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痛,疼痛较严重时,也会伴随行走困难。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理筋手法改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俯卧位,然后先按摩臀部痛点,使局部产生略微有发热的舒适感。再用双拇指相重叠,触摸钝厚变硬的梨状,用力伸压并用弹拨法来回波动力撞击,能够减轻局部不适。可以反复弹拨10~20次。
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是因为年龄因素或者患者长期进行弯腰负重工作等,导致腰椎负重增加,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组织压迫腰背部周围神经以及血管,并刺激脊髓和神经根,从而影响腰背部循环,产生疼痛、肌肉萎缩、脊柱侧凸等症状。可以遵医嘱佩戴腰托,能够稳定腰椎,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疼痛。佩戴的时间尽量保持在16个小时。
5、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比较严重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大多是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当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刺激脊柱组织,引发局部出现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以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也要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也要避免选择太硬的床板休息。饮食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喝温开水,戒烟限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