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

655篇文章

76735人浏览

1 中医说夏天要养生是为什么

中医说夏天要养生,主要是预防暑热耗气伤阴、火热易扰心神、湿气易损关节、中气内虚、津液亏损等疾病的发生。

1、暑热耗气伤阴:夏天的气温比较高,皮肤毛孔扩张,汗液流出。汗为血之源,如果大量出汗,容易伤津血,损元气,发生气血损伤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2、火热易扰心神: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引起火邪侵袭心、肝等内脏,引起心火或肝火旺盛。容易出现烦躁、焦虑、坐卧不宁、夜不能寐、肝火上亢等表现。

3、湿气易损关节:夏季雨水增多,湿气加重。湿邪侵袭身体各个关节,发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概率会明显增高。

4、中气内虚:夏季天气很热,患者易贪凉饮冷,可能会出现中气内虚。

5、津液亏损:患者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中,毛孔扩张,大量出汗,容易易引起津液亏损。

综上所述,由于夏天的季节性因素,发生上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需要遵从中医理论进行养生处理,可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有利于身体健康。

2 落下月子病肩膀疼怎么办

月子病指的是在产褥期所遗留的疾病。在产褥期所遗留的肩膀疼,可能是不注意保暖、过度劳累、喂乳姿势不当、肩周炎等原因导致。不同的原因处理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其原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比如热敷、按摩、改善喂奶姿势、药物治疗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不注意保暖: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到寒冷刺激,也可导致局部酸胀感、疼痛等症状。建议避免受凉,对局部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2、过度劳累:长时间的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是干重体力劳动,也有可能会导致酸胀、疼痛等症状,建议平时多注意休息,也可配合拔罐、按摩等方法治疗。

3、喂奶姿势不当:长时间的喂奶姿势不当,有可能会导致肩膀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继而出现劳损现象,表现为疼痛。需要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也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

4、肩周炎:该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滑膜炎、关节囊纤维化等有一定关系,一般患者可出现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注意休息、功能锻炼等方法改善症状,但有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利培酮片、元胡止痛片等药物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外,也需要排除是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所导致的该情况。所出现症状严重者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3 脚跟疼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

脚跟疼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外伤、疾病因素、其他因素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原因:长时间过度运动,尤其是跑步、跳跃等,可能导致跟腱止点损伤,引起足跟疼痛;穿高跟鞋或过小、过紧的鞋子,会使脚后跟受到强烈的摩擦和压力,导致足跟疼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脂肪垫可能出现生理性萎缩,特别是在过度站立或行走时,容易引起足跟痛。休息与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减少足跟的过度使用;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和过小、过紧的鞋子,选择具有足够缓冲和支撑的鞋子;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2、病理性原因:常见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跖筋膜发生炎症,导致足跟疼痛;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可能引起足跟疼痛;多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由于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到肌腱牵拉导致。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活血化瘀的中药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等,具有抗炎止痛效果。在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足跟骨刺切除术或跟骨钻孔术等手术治疗。

3、外伤:撞击伤、碾压伤、磕碰伤:可能导致骨关节错位、骨折等,引起足跟疼痛。根据伤情进行冰敷、包扎等紧急处理;及时就医,根据伤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4.疾病因素: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足跟疼痛。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痛风需控制尿酸水平,强直性脊柱炎需进行抗炎治疗等;针对足跟疼痛进行药物、物理等对症治疗。

5.其他因素:长时间负重行走、过量运动等过度劳累,以及脚部受力不均,也可能导致足跟疼痛。适当休息,减少足跟的过度使用;进行适当的足部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避免过度负重,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脚跟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需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选择。对于轻微的脚跟疼痛,可以通过休息、选择合适的鞋子、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缓解。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4 脚后跟疼痛是尿酸高吗

脚后跟也就是足跟。足跟疼痛不一定是由于尿酸高引起的。虽然尿酸高可以引起足跟疼痛,但引起足跟疼痛的情况还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跟腱炎、跟骨脂肪垫萎缩等。具体分析如下:

1、强直性脊柱炎:高发年龄与人群和痛风相似,有一部分患者以足跟疼痛起病,但这部分患者尿酸水平一般正常,HLA-B27阳性,同时存在骶髂关节的损害,与痛风性关节炎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2、跟腱炎:会出现跟腱部位红肿、疼痛、张力较大、紧张等症状,可以通过尿酸值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3、跟骨脂肪垫萎缩:如长期过度活动或站姿不良,会导致足跟周围软组织损伤或局部骨质骨折,会出现足跟部疼痛,疼痛多呈深部、无放射性,集中于跟骨结节中央承重部位。必要的时候可以行双能CT检查,明确足跟周围关节及组织有无尿酸盐沉积。

尿酸增高时,尿酸盐析出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可以表现为足跟疼痛,但并不是足跟疼痛就一定是痛风导致的。此外,下肢骨肿瘤等也可能会出现该症状。建议患者先到医院明确病因,再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针对病因的治疗,不要自行盲目治疗。

5 强直性脊柱炎最新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导致晨僵、关节肿痛等症状。目前,强直性脊柱炎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有多种最新疗法可以显著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主要的最新疗法包括生物制剂疗法、靶向治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物制剂疗法:生物制剂疗法是近年来强直性脊柱炎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这些药物通过注射给药,能够特异性地针对人体内特定的蛋白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7等,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基于患者的基因组和分子生物学信息,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目前,已有一些JAK抑制剂被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如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和乌帕替尼缓释片。这些药物通过抑制JAK酶的活性,阻断炎症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至关重要。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姿势和步态,并减轻疼痛。推荐的运动包括温水游泳、瑜伽、普拉提以及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做引体向上等。这些运动应在物理治疗师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也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电疗、热疗、冷疗等方式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和改善关节活动度。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手术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严重情况下,手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手术旨在通过去除受损的关节和骨头来缓解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常见的手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脊柱矫形手术等。手术的选择和时机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避免长期处于同一个姿势,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