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出血和撕裂出血,都是指阴道出血,其区别为定义、病因、处理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具体介绍如下:

一、定义:

1、接触性出血:多是指在同房后,或者是妇科检查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

2、撕裂出血:一般指的是阴道撕裂出血。

二、病因:

1、接触性出血:多是由于宫颈外翻、宫颈息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癌等原因导致的阴道出血。

2、撕裂出血:多是由于性行为不当、外伤、产伤等因素造成的阴道出血。

三、处理方法:

1、接触性出血:如果是在初次性生活引起的处女膜撕裂损伤,导致的接触性出血,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血量一般比较少,注意休息,可自行停止。如果是宫颈息肉所导致的接触性出血,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没有同房的情况下,进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然后将息肉送病理化验。如果是由于宫颈上皮病变所引起的接触性出血,需要采用物理治疗、宫颈锥切手术等方法治疗。如果宫颈黏膜下肌瘤脱出宫颈口外,引起接触性出血、感染等,可以选择经阴道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如果是由于宫颈癌所引起的接触性出血,根据女性有无生育要求选择手术治疗,必要时进行子宫全切手术,后续还需配合放疗、化疗等措施。

2、撕裂出血:如果病情比较轻,阴道的撕裂口比较小,在表浅部位可以使用碘伏对伤口处进行消毒,预防感染。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阴道的撕裂伤口比较大、位置比较深、出血量比较大,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缝合治疗。

此外,接触性出血和撕裂出血的检查方法也存在差异性。想要准确的判断是接触性出血还是撕裂出血,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面诊后结合相关项目检查及患者所出现的其他症状等,综合判断病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