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女人脚踝肿可能是环境因素、久坐久站、局部外伤、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环境因素:如果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高,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体液渗出,局部有明显肿胀,一般没有明显疼痛感。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应及时脱离高温环境。
2、久坐久站:久坐久站会影响下肢血液流通,导致体液积聚,引起暂时性的下肢肿胀,可能伴随着酸痛感。应避免久坐久站,可适当地活动下肢部位,例如踢腿,也可用双手手掌对腿部进行上下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
3、局部外伤:多见于踝关节扭伤,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并伴随剧烈疼痛。可在受伤后48小时内采取冷敷,冷敷时可使用毛巾包上冰块,冷敷时间为5~10分钟,能够收缩血管,避免继续出血并缓解疼痛。48小时后可采取热敷,热敷时使用毛巾沾40~50度的温水,热敷5~10分钟,可促进消肿。
4、滑膜炎:由于长期受凉、受累或退行性病变等,导致滑膜部位发生炎症,在急性期时可导致明显肿胀、疼痛,并伴随着活动障碍。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可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
5、风湿性关节炎:由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关节部位发生炎症,可导致全身游走性肿胀、疼痛,比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平时应注意关节部位保暖,比如通过穿长筒袜,避免受到寒冷刺激。在病情急性期时,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有助于缓解疼痛。病情稳定期时可遵医嘱服用抗风湿药物治疗,例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环磷酰胺片等。
此外,肾小球肾炎、肝硬化等也有可能导致此情况。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往往比较严重,应尽早就医采取治疗,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