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峡部裂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遗传因素、劳损、外伤、腰椎滑脱症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因素:在发育的过程当中,如果椎体峡部没有闭合或比较薄弱,可能会形成先天性的椎体峡部裂。可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单纯植骨融合术、椎体间融合术等。

2、遗传因素:如果家族里面有该病的病史,可能会通过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患该病的概率便会比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可以改善遗传因素。

3、劳损:日常如果长期进行剧烈运动或者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椎体峡部频繁应力,便会增加椎体峡部裂的发生率。日常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建议运动和劳作1~2小时后休息5~10分钟。

4、外伤:椎体峡部如果受到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等,会增加椎体峡部的承受力,从而导致椎体峡部裂发生。日常需要做好自身保护工作,可以通过护腰保护腰部,也要避免腰部受到磕碰或撞击等。

5、腰椎滑脱症:是相邻上位,腰椎相对下位腰椎移位,临床称为腰椎滑脱症。如果疾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腰椎峡部承受过多的重力,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患者可遵医嘱通过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卧床休养3~5周,休养期间可以使用枕头将腰部抬高。患者可遵医嘱通过热疗、电疗等物理疗法对疾病进行治疗,时间可以控制在30~50分钟,一周可进行3~5次。治疗期间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工作,不建议让腰部受凉。

椎弓峡部裂患者应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遵医嘱治疗。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受凉,加强保暖,避免剧烈活动。若有明显腰痛及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