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脊椎中间部位痒,可能和皮肤干燥、过敏、创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干燥:秋冬季节时,由于皮肤的含水量会逐渐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皮肤比较干燥,出现上述症状,在用手抓挠之后会发现皮肤表面有明显脱屑、起皮现象。日常可以多喝一些水,也可以在洗完澡之后涂抹些具有保湿作用的身体乳。
2、过敏:患者的皮肤如果接触了花粉、螨虫、动物毛发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导致患处出现瘙痒,在用手抓挠后,会出现皮肤发红、长红点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治疗。
3、创伤:如果患者脊柱中间部位的肌肉或神经受到损伤,在修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瘙痒的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只需要做好身体的保暖以及伤口的护理就可以。
4、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和年龄增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的腰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如果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会对神经造成压迫,导致患者出现异常感觉,比如脊椎痒,可能还会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如果瘙痒较为明显,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盐酸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止痒。
5、糖尿病:在出现糖尿病时,由于体内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会引起皮肤微循环障碍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皮肤水分大量流失,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炉甘石洗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治疗。
除上述常见原因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比如强直性脊柱炎,如果症状持续没有缓解,患者还需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及治疗。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增加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