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风湿病十万火急

风湿病全称为“风湿类疾病”或“风湿性疾病”。凡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 、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其发病原因如何,均 属于风湿病范畴。因此风湿病实际上是一组疾病,这组疾病包括的范围很广。就病因 而言,它既包括人们所指的受风、寒冷、潮湿等环境因素,也包括感染性因素如风湿 性关节炎,免疫学因素如类风湿病,代谢性疾病如痛风,退变性因素如骨性关节炎, 内分泌性如糖尿病关节炎,甚至一些遗传病、地方病等。就病变范围可以是局部的如 肩周炎、腱鞘炎,也可以是以关节痛为临床表现之一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斑狼疮强直 性脊柱炎。可以累及骨、关节、肌肉,也可以是累及它们的附属组织,如腱鞘、滑囊 、筋膜等,在我国危害最大的是“风湿四病”,既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病和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俗有骨痹、历节风之称。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常呈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困难及发僵,长久不愈的晚期症状则为关节畸形。本病在我国人中患病率为0.3%,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的高峰年龄20-40,而女性则在40-60岁,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3倍。

2,什么是风湿寒性关节痛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筹,简称(风关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寒冷潮湿,东南沿海地区为多见。临床表现:风湿寒性关节痛轻者多在局部,以某部肌肉或一、两个关节(多为膝、髋、肘、肩、腰背)疼痛、酸麻、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发生全身肌肉、大小关节疼痛(无红肿),关节活动因痛受限,甚至呈瘫痪状态。有些人患病后持续多年不愈,反复发作、由轻到重,从局部到全身不断发展。以上是本病的基本表现,另外由于风湿寒邪侵犯人体的偏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治疗也有难易之分。诊断标准: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有部分关节或肌肉酸楚,麻木疼痛、甚至剧痛,活动困难,遇冷或天气变化(阴天、下雨、刮风)病情加重,其受累关节因疼痛所致活动功能受限,但活动后减轻,多数痛处无红肿之症状;临床检查ESR、RF、ASO、血常规、X线摄片等皆属正常。预后:经过积极治疗和预防,患者病情能够得到很快缓解或治愈,但是如果不引起重视及正确治疗,往往部分患者病情趋重或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多肌痛等难治性关节炎。A.保持精神愉快 ,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风湿寒等外邪能力。B.注意不要冒风淋雨,汗后更应当心,不要贪食寒凉之品,必要时改变潮湿寒冷的工作或居住环境。C.注意衣着与外界环境保持统一,尤其体弱和产妇更要注意,这里我特别提醒年轻朋友们,冬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单薄,谨防风湿寒性关节痛。后记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临床表现多以疼痛为主,受累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的炎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沉大多数正常,抗链O及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故本病有别于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本病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认为风寒湿邪是形成风关痛的病因,它应该是一个独立性疾病。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风湿病专家王兆铭研究员于1974年将本病命名为风湿寒性关节痛。通过二十年来的临床观察,多数学者认为这个命名比较确切,在临床上便于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进行鉴别,有其实用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临床医师采用,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