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篇文章
114454人浏览
肝红掌应该是指肝掌。肝掌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可见于少数健康人,其表现通常是在手掌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少数健康人群会出现肝掌,这种属于正常生理情况,但肝掌多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导致的,不同的原因,处理方法不同,建议先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谨遵医嘱对因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正常生理情况: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以及孕妇,由于雌激素分泌过多,超出了肝脏的灭活能力,可能会出现肝掌和蜘蛛痣,随着身体的发育或是分娩后,该情况会自然消失。
2、不良生活方式:存在营养不良、长期酗酒、饮食不卫生等情况,会引起肝脏损伤进而导致肝掌。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多注意饮食卫生,增加身体所需要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改善症状。
3、药物因素:药物会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而自行盲目服用药物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出现肝掌。如有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有助于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以此避免或减少该情况的发生。
4、疾病因素: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患者,由于存在肝脏损伤,有可能会出现肝掌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食欲下降、乏力、黄疸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等药物治疗,比如熊去氧胆酸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谷胱甘肽片等。
总之,多数人如果出现该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肝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做相关检查,以了解肝脏有无异常,并在医生的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
甲胎蛋白偏高可能说明妊娠、肝脏疾病、肿瘤标志物、卵巢或睾丸肿瘤等问题。
1、妊娠: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的肝细胞会分泌甲胎蛋白,这些蛋白会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导致甲胎蛋白水平偏高。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担心,产后会逐渐恢复正常。
2、肝脏疾病: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肝脏受损,肝细胞进行修复时,甲胎蛋白水平可能会升高。
3、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当甲胎蛋白水平持续显著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肝癌的风险,尤其是当数值超过400μg/L时,应高度警惕。
4、卵巢或睾丸肿瘤:卵巢或睾丸肿瘤也可能导致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这类肿瘤通常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甲胎蛋白水平异常。
如果甲胎蛋白高严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男性肚子大像怀孕一样,可能是身体肥胖、胃肠功能紊乱、高脂血症、酒精肝、肝硬化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身体肥胖:如果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或缺乏运动,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肥胖,导致肚子部位有脂肪堆积,所以肚子会比较大。要注意控制体重,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改善,比如跑步或游泳,能够促进体内脂肪燃烧,需要每天坚持半个小时。
2、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是精神紧张或者肠道感染引起的,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容易引起肠胀气,导致肚子变大,可以用手对腹部进行顺时针的按摩,能够促进气体排出,缓解胀气,需要按摩5分钟,严重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调理肠道菌群。
3、高脂血症:可能是身体肥胖或者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会引起头晕头痛,也有可能会导致肚子变大,需要根据医嘱服用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血脂的作用,还要控制饮食,尽量少吃肥肉或油炸食品。
4、酒精肝:可能是长期喝酒引起的,会导致肝脏体积增大,容易引起肚子变大,因此要避免喝酒能够预防病情加重,严重者也可以配合医生服用水飞蓟素片、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
5、肝硬化:一般是酒精肝或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引起的,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肝腹水肿,从而出现肚子变大的情况,需要配合医生服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护肝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病毒、保肝护肝的作用。
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腹腔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诊治。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避免身体劳累,从而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HPV病毒通常是指人乳头瘤病毒。通常情况下,输血不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生存在黏膜和表层,不在血液中,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医源性感染和母婴传播。血液接触不是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途径。
人乳头瘤病毒的唯一宿主是人,可以使人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和该病毒携带者及其使用过的物品。人乳头瘤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变部位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衣物、用具等感染,还有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方式被感染。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可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出现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和黏膜部位的疣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还可引起宫颈癌、阴茎癌、喉乳头状瘤等疾病。
虽然输血一般不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但输血时也要去正规医院,以免输血不当感染其他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
新生儿刚出生打的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均是国家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如果新生儿早产、体重不足2.5千克或有病理性黄疸等,需要延迟接种,在宝宝身体条件达标以后及时补种,具体如下:
1、乙肝疫苗:用来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接种可使宝宝产生抗体,获得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大幅降低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乙肝疫苗共三剂次,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第一剂次,一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次,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次;
2、卡介苗: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接种后可使宝宝产生抵抗力,大幅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梨性结核病发病率,一般出生24小时内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24小时内不能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接种后可以多喂些母乳或配方奶,缓解宝宝因接种产生的不适,有助于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