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阴虚阳亢

389篇文章

48406人浏览

1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辅助答案:石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气芳香,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的功效。具体如下:

1、开窍豁痰:石菖蒲辛散、苦燥、温通,善于化湿、豁痰、辟秽而开窍醒神,可治痰湿秽浊、邪蒙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石菖蒲治疗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语时常与陈皮、半夏、天南星等燥湿化痰药物同用,治疗痰热蒙蔽、神昏谵语、高热时常与半夏、郁金等配伍,治疗痰热癫痫、抽搐时常与黄连、竹茹等药物配伍。

2、醒神益智: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可以宁心安神、聪耳明目。石菖蒲治疗健忘失眠、耳聋耳鸣时常与人参、茯苓配伍;治疗劳心过度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时常与白术、人参配伍。

3、化湿和胃:石菖蒲气味芳香,可以化湿醒脾和胃,治疗湿浊中阻、脘痞不饥时可与厚朴、苍术、砂仁配伍;治疗湿热毒盛、里急后重之噤口痢时常与石莲子、黄连、茯苓等配伍。

适宜人群:痰蒙心窍者、耳聋耳鸣者、湿阻中焦者

禁忌人群:阴虚阳亢者、心血虚者、精滑汗多者

不宜同食名称:麻黄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石菖蒲恶麻黄,与麻黄同服会降低石菖蒲的疗效。

食用方法的名称1:临床药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在中医大夫的辨证论治之后,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配伍其它药物使用。

2 黄芪精和黄芪颗粒哪个补气效果好

黄芪精和黄芪颗粒这两种药物含有黄芪成分,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这两种药物没有可比性,治疗的适应症有所区别,只有适合患者的药才是补齐效果好的。

黄芪精具有补血养气、固本止汗的功效。在临床一般用于治疗气虚血亏,主要表现为盗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久病衰弱等症;黄芪颗粒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短心悸、盗汗、体虚浮肿、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服药期间不能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实症及阴虚阳亢者忌服;糖尿病患者禁服,服药期间与其他药物配伍,有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反应。

建议经过医师的辩证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不可以自行服药,以免引起不良的反应。

3 阴虚阳亢属于什么症状

阴虚阳亢属于中医的一种常见证型,其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潮热盗汗、失眠烦躁等,其治疗方法是以滋阴潜阳为主。

阴虚阳亢的形成多是由于恼闷日久、热病伤及阴液、年老体弱、房事不节等导致,出现的一种证型,其主要症状有面红目赤、头痛头昏、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等,这个证型存在于各种中医疾病当中,例如中风、头痛、不寐、眩晕、早泄等疾病。

对于阴虚阳亢的治疗主要以滋阴潜阳为主,同时根据主要症状的不同来进行调整辅助治疗方法,对于眩晕、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建议可以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若是以头痛、头晕等为主要症状的,可以使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对于腰膝不适、头晕等可以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具体的辨证与用药还是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4 水火不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水火不济是一种中医术语,其通常表明患者心肾不交、身体内部阴阳失衡,需要及时调理。

在中医中,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其中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济就表明患者心肾不交,可能与久病、房事过多等有关。因为患者肾阴不足,心火亢奋,所以容易出现心烦、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胶黄连汤、养心安神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滋阴降火。

另外,火主阳,水主阴,水火不济也意味着体内阴阳失调。患者可能存在阴盛阳衰、阴虚阳亢的情况。其中阴盛阳衰与过量进食生冷有关,患者会有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虚寒等不适,需要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滋补肾阳的药物改善。阴虚阳亢则与性生活频繁,阴液分泌不足有关,患者会有冷汗、形体消瘦等不适,应当遵医嘱服用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滋阴补肾。

患者出现不适后,建议先到医院进行脉诊、望诊、闻诊等,明确具体原因后对症用药治疗。平时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锻炼,有利于增强抵抗力;还要注意房事有度,不可过于频繁。

5 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细辛,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与作用。

1、解表散寒:细辛性温味辛,能够祛风散寒、止痛。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身疼痛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其辛温走窜的特性,使得特别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痹痛、腹痛等证。在临床应用中,细辛常与其他祛风药如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等配伍使用,如川芎茶调散等方剂,用于治疗风邪头痛等症状。

2、祛风止痛:细辛止痛力颇强,具有辛温走窜、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多种寒痛证,如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在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而致的痹痛、腰痛时,细辛也是常用的药材,如独活寄生汤等方剂中均含有细辛。

3、通窍:细辛具有辛散温通、散风邪、化湿浊、通鼻窍的功效。特别适用于治疗鼻塞、流涕等症状,是治鼻渊的良药。细辛可以通鼻窍,治疗鼻渊、窍闭、神昏等症状。古方中还有记载,细辛粉末吹鼻可以用于治疗中风不省人事等情况。

4、温肺化饮:细辛能够发散风寒,温肺止咳,特别适用于治疗寒饮咳喘或风寒咳喘等症状。在治疗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时,细辛常与麻黄、干姜、五味子等同用,如《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就是治疗此类症状的经典方剂。

使用细辛时需要注意,由于性温,对于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等人群应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细辛不宜与藜芦同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