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篇文章
151102人浏览
中药治疗睡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中药有酸枣仁、百合、柏子仁、远志、首乌藤、龙眼肉、黄连、合欢皮、莲子等。
1、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益气敛汗等功效,对于心悸怔忡、夜间睡眠不稳以及夜间盗汗者,具有良好缓解作用。通常将适量酸枣仁捣碎后,用水煎服,在每天睡觉之前服用完。
2、百合: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用水煎服后使用,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缓解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病症。在日常饮食中可通过煮百合水、蒸饭时添加百合片等方式改善睡眠。
3、柏子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因大便秘结引起腹气不通,进而导致失眠的患者,柏子仁可改善排便功能与睡眠情况。
4、远志: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等功效,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等。
5、首乌藤: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主要治疗失眠,多梦,血虚身痛等病症。
6、茯苓:茯苓具有健脾宁心的作用,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有一定疗效。
7、龙眼肉: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
8、黄连: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对于心火亢盛型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9、合欢皮: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失眠。
10、莲子:莲子味甘、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固精的作用,适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
中药有相生相克等特点,不能盲目应用中草药,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按时上床、减少手机使用时间、避免饮酒和喝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早上起来口苦、尿黄,可能是熬夜喝水少、肝胆湿热、胃火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熬夜喝水少:熬夜通常要多喝水。因为熬夜晚睡会使身体的水分流失,容易导致缺水的问题。经常熬夜,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另外又喝水较少,体内水分缺乏,尿液浓缩,可出现尿液颜色加深以及口干等表现。这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多喝水,多排尿。
2、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可导致肝胆疏泄失常,引起胁肋部疼痛,不愿饮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小便黄、口苦、纳差、恶心呕吐等,严重的可以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利肝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肝胆双清颗粒、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3、胃火: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如果患者有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出现牙龈肿痛、口苦口臭、胃中嘈杂、消谷善饥、恶心、呕吐、烦热、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胃火,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清胃散、黄连上清丸等加减治疗。
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可能是少阳病所导致的该症状。如有任何不适,建议在医生辨证后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肝火旺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肝火炽盛证。黄连上清片的功效为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肺和胃的热邪很重)所引起的病症。虽然黄连上清片可以清热泻火,但其针对的并不是肝火,而是肺火、胃火,所以肝火炽盛证吃黄连上清片没有用。
肝火炽盛证是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胁痛、急躁易怒、耳鸣耳聋、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证。
1、头痛:肝火炽盛,气火循经络上逆于头面部,出现头痛,也可出现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口干。
2、胁痛:肝火内灼则肋胁灼痛。
3、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魄不安,则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4、耳鸣:肝胆火气上冲于耳所以耳鸣耳聋。
5、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火热灼津所以出现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肝火炽盛证治疗原则是清泻肝火,常用的药物有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汤、泻青丸。若长期有肝火炽盛证的表现,建议不要盲目用药,还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嘱下对症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饮食积滞一般可以吃一些消食导滞的中成药治疗,常用的有健脾丸、枳实导滞丸、保和丸、开胸顺气丸、沉香化滞丸等。
1、健脾丸:具有健脾开胃,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积食、食少腹泻等症状,药物中含有的人参、白术、茯苓可以补气健脾运湿止泻;山楂、麦芽、神曲可以消食和胃;木香、砂仁、陈皮可理气开胃。
2、枳实导滞丸:可以消食导滞、清热祛湿,适合治疗饮食积滞、湿热内阻导致腹胀、不思饮食、大便秘结、里急后重等症状。其中的神曲可消食健脾;茯苓、泽泻可甘淡渗湿等。
3、保和丸:可以消食导滞和胃,可以治疗食积停滞、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状,其中的山楂、神曲一般可以消食健脾;莱菔子消食下气等。
4、开胸顺气丸:可以消积化滞、行气止痛,可以治疗气郁食滞引起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其中牵牛子可泻下逐水、消积;陈皮可理气健脾;木香可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等。
5、沉香化滞丸:可以理气化滞,适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腹胀满等症状,其中的枳实可破气消积;青皮可消积化滞;陈皮可理气健脾;山楂可健脾消食等。
舌头中间有黄色苔,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内热旺盛、消化道功能紊乱、胃火旺盛、肝肾阴虚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生理性原因:可能是由于吃了含有黄色素的食物,或者服用了某些会导致舌苔变色的药物,还有可能是经常吃油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导致体内湿热,引起一过性的舌苔发黄。可通过减少食用过多含有黄色素的食物或药物,如南瓜、胡萝卜、橙子等,以此改善舌苔颜色。同时也需要避免进食过多油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条、油饼、炸鸡、炸薯条、奶油、奶酪、巧克力等。
2、内热旺盛:当内热旺盛时,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湿热内生或胃火过盛,这些因素会使得舌苔变黄,甚至厚腻。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温热的食物。多食用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芹菜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三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消化道功能紊乱: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精神紧张、食物过敏、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菌群失调,并且口腔内的菌群也产生异样,可能导致口臭、舌苔发黄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4、胃火旺盛:胃火旺盛通常是由于食用过多辛辣、油腻、温热的食物,或饮酒过多等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苦、口臭、舌苔厚黄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牛黄清胃丸、黄连清胃丸、三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肝肾阴虚: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当肝肾阴虚时,水不涵木,肝阳偏亢,上扰清窍,也可能导致虚火上扰心神,进一步引发内热。这种内热状态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脏腑功能,尤其是脾胃功能。当脾胃功能受到影响时,可能会出现湿热内生或胃火过盛的情况,会使得舌苔变黄,甚至变得厚腻。患者还可能会伴随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脚心发热、睡觉出汗、大便秘结、小便黄色等多种症状表现。建议多食用滋阴养肝的食物,如枸杞、百合等,并遵医嘱使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湿热。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排毒,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也有助于改善舌头黄色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