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篇文章
37948人浏览
得腮腺炎即感染腮腺炎。成人感染腮腺炎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腮腺肿大、疼痛、颌下腺淋巴结肿大等。
成人感染腮腺炎时,部分人可能有前驱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浑身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1~2天之后可出现一侧腮腺肿大、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2天左右对侧腮腺开始肿大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合并颌下腺淋巴结肿大、脑炎等疾病,成年的男性可能会合并睾丸炎,成年的女性会合并卵巢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无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平时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以半流质或流质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酸性食物等。高热时一般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腮腺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者洛索洛芬钠片等止痛药。
化脓性腮腺炎是不会传染的,它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局部化脓性炎症,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于细菌入侵腮腺,导致腮腺局部发生炎症引起的,化脓性腮腺炎通常是由于口腔卫生较差、腮腺导管堵塞等原因,细菌沿着腮腺导管进入腮腺内,细菌在腮腺内引起化脓性炎症。
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它们局限在腮腺内,部分细菌会在腮腺脓肿破溃后流出体外,由于是生活中的常见细菌感染,这些细菌在健康人口腔、体表等部位也是存在的,化脓性腮腺炎并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腮腺炎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它能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化脓性腮腺炎在确诊之后,应当前往医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片等。
这里的麻腮风通常是指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打疫苗也就是注射疫苗。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并没有时间要求,所以并不存在夏天打好还是冬天好的说法。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疫苗,在注射之后机体能够迅速识别,并且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抑制和清除麻疹、腮腺炎或者风疹病毒,从而有助于降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的发生率。通常适合于8个月以上的麻疹、腮腺炎、风疹易感者,但接种疫苗并没有时间要求,所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接种。
建议选择正规医院,然后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注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之后,要注意做好接种部位的清洁卫生,尽量不要用手触摸,且在短时间内要避免沾水。如果在注射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之后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和繁殖,主要包括感染病原体的患者、感染病原体的隐形感染者、感染病原体的携带者。
1、感染病原体的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患者传染病的病情不同,传染强度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在发病早期传染性比较强,慢性患者能长期排出病原体,是长期的传染源。
2、感染病原体的隐性感染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没有被清除,就有传染性,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3、感染病原体的携带者:携带者带有病原体,但是没有无明显临床症状,能长期排出病原体,如伤寒、乙肝等。
另外,受感染的动物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如溺水动物、家畜、家禽等,也可能处于病原携带状态,继而也能够传播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清瘟败毒片指的是清瘟解毒片,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流行疾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喉炎等。
清瘟解毒片属于中成药,主要由天花粉,葛根、白芷、连翘、玄参、大青叶、柴胡、羌活、川芎、赤芍、防风、黄芪、牛蒡子、淡竹叶等中药组成,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止泻的作用。
清瘟解毒片可用于治疗外感流行病引起的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口渴咽干、四肢酸痛等,也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
清瘟解毒片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症尚不明确,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服用药物期间不能进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也不能与滋补性的中药同时服用。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不可以随意用药,以免引起不良的反应,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