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骨髓增生

117篇文章

12900人浏览

1 顺产新生儿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顺产的新生儿白细胞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生理性原因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例如产伤、感染等,则需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具体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在刚出生以后,体内的骨髓增生比较活跃,容易会导致白细胞偏高,属于生理性的增高,会自行下降至正常水平,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原因

1、产伤:可能是在顺产的过程中,产道对新生儿挤压造成的产伤,也有可能是使用产钳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应急性的偏高,如果目前不严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是要注意监测白细胞变化。

2、感染:可能是顺产新生儿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感染比较严重,一般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他啶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等。

除上述原因外,新生儿白细胞偏高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窒息、血液系统疾病等。如果伴随着异常症状,需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 白细胞低是什么问题

白细胞低是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低于这个正常的范围,可能是营养不良、流感病毒、风湿关节炎、急性白血病、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理。

1、营养不良: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能会导致白细胞数量降低。建议改善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可有效改善此种情况。

2、流感病毒:如果体内存在流感病毒,也会使白细胞数量偏低。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3、风湿关节炎:如果本身患有风湿关节炎,白细胞数量会随之降低。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疾病类型后进行对症治疗。

4、急性白血病:这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会导致白细胞的生产增多,但质量下降,正常白细胞的生产反而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白细胞总数降低。治疗急性白血病需要化疗或骨髓移植。

5、严重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铁质,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贫血。在严重的情况下,贫血可能会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到白细胞的生成。治疗严重缺铁性贫血通常需要补充铁剂,严重者可能需要输血。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因此,在发现自己白细胞低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 怎样判断是不是缺铁性贫血

判断是不是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一、临床症状

1.皮肤黏膜:患者通常会出现口角炎、舌乳头萎缩等症状,并且还会伴随面色苍白的现象;

2.消化系统:由于体内缺乏铁元素,胃肠道蠕动功能会有所减弱,从而引起食欲减退的情况发生。并且还会影响胃肠的正常吸收和消化功能,导致大便次数增多、便秘等现象出现;

3.呼吸循环系统: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机体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慌气短的症状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心脏扩大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当患者患有该疾病后,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全身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枯无光泽、指甲薄脆易裂等现象。同时还会伴有肝脾轻度肿大的情况发生;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出现了贫血的情况;

2.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其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或组织损伤存在,对于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作用;

3.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检查主要是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化验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排除其他类型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若结果显示骨髓增生低下,则考虑为缺铁性贫血。

除上述外,还可遵医嘱进行铁代谢检查、总铁结合力测定、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等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4 怎么判定为缺铁性贫血呢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可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1、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常有乏力、头晕、耳鸣、眼花、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表现;

2、体征: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舌乳头萎缩、甲床变薄等体征,同时伴有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

3、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一般情况下,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加,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巨核系均增生良好。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或显著减少,铁粒幼细胞

一旦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后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两方面。去除病因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者应停药或换用其他抑酸药物。对症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以及改善贫血症状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并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西红柿等促进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

5 成人男性缺铁性贫血的标准是什么

成年男性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其标准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检查等。当上述指标均达到一定数值时,则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一、血常规检测结果:

1.血红蛋白:正常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一般在120-165g/L之间,如果低于此范围值,则提示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

2.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应大于或等于2%-4%,若小于此数值则提示机体可能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发生;

3.骨髓检查: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以观察到骨髓增生情况以及骨髓中铁元素含量是否降低等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

1.铁代谢检查:如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血清铁减低等,均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辅助诊断依据;

2.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升高也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继发性缺铁性贫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对于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成年男性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摄入,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并注意适当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自身体质,促进病情恢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