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小儿肺炎

59篇文章

7010人浏览

1 9个月宝宝发烧正常吗

发烧指的是发热。通常腋下体温大于等于37.3℃就可定义为发热,9个月宝宝发热一般是不正常的,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幼儿急疹、手足口病、小儿肺炎等引起的,可采取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症治疗

1、物理降温:如果宝宝腋下体温未超过38.5℃,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2、药物降温:如果腋下体温超过38.5℃,除了物理降温外,要遵医嘱给宝宝服用退热药,例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尼美舒利颗粒等。

二、对因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宝宝比较小,身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会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例如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发热、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遵医嘱给宝宝服用复方感冒制剂或中成药制剂,例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

2、扁桃体炎:由于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发扁桃体部位炎症,容易引起发热,并伴随着明显的咽痛。若是病毒感染,一般无需特殊用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药物并配合清热降火类药物,例如青霉素V钾颗粒、头孢拉定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3、幼儿急疹:是一种急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幼儿,往往会引起3~5日的持续性高热,热退疹出,主要采取对症降温。

4、手足口病:因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发热并伴随着出疹,可导致手、足、口等部位有散发性的皮疹或疱疹,有很强的传染性,应做好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除采取对症降温以外,无需特殊用药。

5、小儿肺炎:若病情较为严重,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利巴韦林注射液、连花清瘟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

此外,人体体温在24小时内有一定的波动,波动范围不超过1℃,一般清晨时最低,下午或傍晚时最高。如果在下午或傍晚时测量宝宝腋下体温超过37.3℃,且超过范围在1℃左右,则属于正常范围,无需采取措施,可持续关注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正常值范围且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可到医院就医,排除是否为上述疾病导致,并遵医嘱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羚羊角为中药名,功效作用包括清肝明目、抗菌消炎、凉血解毒、平肝熄风、清热镇惊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清肝明目:羚羊角入肝经,具有清泻肝火、保护眼睛的功效。适量食用羚羊角制剂,可以提高肝脏功能,预防视力下降以及多种眼睛疾病的发生。

2.抗菌消炎:羚羊角中含有羚羊角酶、氨基酸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具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如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因此,羚羊角常被用于治疗流感及小儿肺炎等疾病。

3.凉血解毒:羚羊角性寒,能够清肝火及胃腑之热,缓解肝胆郁热带来的热毒。尤其对于因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羚羊角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4.平肝熄风:羚羊角入肝经,主泻肝火,清心肺。肝主风,开窍于目而藏血,因此羚羊角是平肝熄风的重要药物,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病症。

5.清热镇惊:羚羊角具有清热镇惊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的高热烦躁、惊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等症状。羚羊角能够清热解毒和镇静安神,缓解这些病症带来的不适。

羚羊角不适合长期服用,否则可能留下抽搐和痉挛等后遗症,对人体健康不利。在使用羚羊角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3 小儿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

小儿肺炎有5个常见症状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和食欲不振。了解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发热:小儿肺炎常见症状之一是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如出现高烧,应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咳嗽:肺炎患儿常表现为频繁咳嗽,咳痰或干咳,夜间尤为严重。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给孩子多喝温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

3.呼吸急促:小儿肺炎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困难,呼吸时有明显的喘息声或鼻翼扇动。如出现呼吸急促,应立即就医,确保孩子得到及时的氧疗或其他治疗。

4.胸痛:部分患儿在咳嗽或深呼吸时会感到胸部疼痛,严重时影响日常活动。如孩子出现胸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5.食欲不振:肺炎患儿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拒绝进食。给予孩子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对于小儿肺炎的相关问题,建议前往儿科或呼吸内科进行详细咨询和检查。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检查建议和治疗方案,确保孩子健康恢复。对于已出现症状或有疑问的家长,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具体情况,以便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

4 宝宝发烧多久需要去医院

发烧在医学上通常指发热,3个月以下的宝宝只要出现发热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3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反复发热3天也需要去医院。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宝宝如果出现了高烧并且有意识水平下降、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的状态时,也应立即就医。在小儿常见病中,根据发热现象并伴有以下症状时,可大体判断所患的疾病:

1、受凉后发热,并出现鼻塞、喉痛及喷嚏症状者,多属于感冒。

2、感冒发热之后咳嗽,吐粘液样痰,为急性并发的支气管炎的表现。

3、急期发热、咳嗽、气促、吐铁锈色的痰,经医院查血发现白细胞增高,这是小儿肺炎的表现,X线或肺CT可确诊。

4、发热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或兼有颈项强直,多为流行性脑膜炎。

5、发热伴有喉痛、扁桃腺及咽部有白膜形成而不易除去,为白喉的表现。

6、发热伴有皮疹出现,所属于传染病。

7、发热而无身体具体部位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表现较重者,要考虑到败血症。

8、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有轻微腹痛或不显著,肝脾肿大,小便深黄,白眼珠发黄,是传染性肝炎症状的表现。

9、持续发热,夜晚盗汗,应考虑结核病。

如果宝宝持续发热,经物理降温后不缓解,应立即就医,避免上述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5 宝宝头不烫身上烫是怎么回事

宝宝头不烫身上烫,可能与正常生理现象、穿衣过多、剧烈运动、进食过多、流行性感冒等原因有关。若症状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或治疗措施。

1、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全,皮肤的散热能力较差,而额头部位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皮肤较薄,散热能力相对会好一些,所以会出现额头不烫、身体烫的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若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需干预。

2、穿衣过多: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散热功能相对较弱,如果所处环境温度较高,宝宝穿衣服也比较多,可能会出现身上发烫,额头不烫的情况。一般通过适当减少衣物、脱离高温的环境、保持室内通风,症状便会逐渐缓解。

3、剧烈运动:当宝宝在剧烈运动的时候,由于血液循环加快,可能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感觉比较热,而头部感觉相对较凉。通常适当休息、适量补充水分后,症状便会缓解。

4、进食过多:如果宝宝进食过多,可能会出现积食的情况,从而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量食物分解,也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宝宝可能会存在手脚发热、腹部发热、身上发烫等表现。家长应为宝宝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

5、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宝宝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受损,从而出现炎症反应,当体内存在炎症时,体温便会有所升高,宝宝可能还会伴有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盐酸金刚烷胺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小儿胃肠炎、小儿肺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引发该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发展,定期为宝宝测量体温,给宝宝多喝水,并适当增减衣物,若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