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寒呕吐

139篇文章

16918人浏览

1 猪肚炖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果实,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因胡椒富含丰富胡椒碱,具有一定解热驱风的作用。猪肚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能够补虚损。猪肚炖胡椒,具有健脾开胃、温中散寒的功效。

1、健脾开胃:猪肚炖胡椒是补益脾胃之要品,能补益脾胃,生精血。猪肚炖胡椒适用于脾胃虚损导致的食欲不振。

2、温中散寒:猪肚炖胡椒,为辛热之物,适用于肠胃寒湿的人群,同时具有一定温中祛痰的作用。

适宜人群:胃寒呕吐者、食欲不振者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者

不宜同食名称:咖啡、菱角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1、胡椒中含有的花椒烯醇与咖啡中的咖啡因,药物效果相反,不宜同食。2、猪肚与菱角同食易影响胃肠道吸收,严重时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食用方法的名称1:直接食用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猪肚洗净后切片,置于清水中,加入花椒等调味料后,小火慢炖至猪肚熟透后,即可食用。

2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主治有哪些

附子理中丸可以起到补益脾胃、暖胃止呕、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痛、调节气血等功效与作用,主治消化不良或者胃痛等问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到医院检查。

1、补益脾胃:附子理中丸可以补益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2、暖胃止呕: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暖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胃寒引起的呕吐症状。适用于胃寒呕吐、恶心、呕吐酸水等病症。

3、调理胃肠功能:附子理中丸可以调理胃肠的蠕动和排泄功能,缓解腹泻或便秘。它

4、缓解胃痛:附子理中丸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胃痛和腹痛。适用于胃痛、腹痛、胃痉挛等病症。

5、调节气血:附子理中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气血的平衡。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胸闷等病症。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体功效和主治可能因个人差异和病情而异。

3 醋姜片的功效与作用

辅助答案:醋姜片是通过生姜在醋中腌制而成,具有开胃、解表散寒的功效。生姜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1、开胃:生姜可以入脾胃经,能温中开胃,加上醋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二者共同制作的醋姜片能提高开胃作用,适用于厌食、纳差的人群食用。

2、解表散寒:当寒邪袭表,卫阳受损时,人体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鼻塞等不适,醋姜片具有解表散寒功效,能改善表寒证的相关症状。

适宜人群:食欲不佳、风寒表证、胃寒呕吐者

禁忌人群:热盛及阴虚内热者

不宜同食名称:芹菜、酒、牛奶

不宜同食原因解释:1、芹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之一,但不宜和醋姜片一起食用,因为会导致芹菜出现苦味,影响口感。2、酒和姜都属于温性,二者同时食用会导致燥热内生,不利于健康。3、醋姜片中含有醋酸及多种有机酸,能与牛奶发生凝集和沉淀,不易被消化吸收,甚至出现腹泻。

食用方法的名称1:泡制

具体食用方法内容1:取生姜适量洗净,将其切片后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醋淹没过生姜,密封后24小时即可食用。

4 失眠吃葱姜竟然能缓解

生姜味辛,性微温。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生姜含有效成分有100种之多,单挥发油就有61种。主要成分有姜醇、芳樟稀、龙脑、没药稀、姜酮等。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生姜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双向调节血压、抗胃溃疡、增加胃动力、保肝利胆、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等药用价值。生姜含钙、铁较高,又具有镇静、催眠功效。所以补钙、补铁、催眠宜吃生姜。

洋葱对治疗失眠也有很好的作用。洋葱的气味有安神作用,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闻此味能帮助入睡。

生姜和洋葱可合用于安眠,这些方法简单易行:

取洋葱适量,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盖,闻其气味,10分钟后即可入睡;也可将15克左右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这两种方法一般在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会明显改善。

用洋葱自制“助眠饮料”:取洋葱100克切片,浸泡在600毫升烧酒中,一星期后取出。每天睡前半小时,用10毫升洋葱酒,90毫升牛奶,1个鸡蛋,半个苹果榨汁,一起调匀后饮用。

需注意的是,失眠者在临睡前不要吃辣椒、大葱、胡椒、桂皮、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造成大脑神经兴奋,影响睡眠。失眠者还要避免晚间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鸭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睡眠,但是在睡前喝些牛奶却可以帮助睡眠。睡前不要食用的食物还包括:糖、乳酪、巧克力、腊肠、火腿、热狗、茄子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含干酪胺,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将使大脑兴奋而难以入眠。更多相关阅读推荐请看:失眠多梦吃这些食物吧

5 营养汤品调理您的胃

最近本栏收到一位珠海的读者来信,谈及他最近胃部常隐隐作痛,做胃镜检查发现有浅表性胃炎,因而询问胃痛的饮食疗法。

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时而乍暖还寒、时而春雨纷纷,忽阴忽晴,忽冷忽热,这样的天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有胃病史的人亦容易旧病复发。在春天里,人们除了要正常饮食外,不要进食生、冷、硬的食物,还要注意经常进饮对胃有调理、营养的汤品。这里推荐一款

春砂仁猪扇骨汤有着一股香浓的春砂仁气味,进食后顿有益气暖胃的感觉。它具有温胃散寒,调中益气的功效,常服用对健胃、补中、理气十分有效,同时也能辅助治疗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春砂仁6克、猪扇骨750克、生姜2~3片。

春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功能行气调中,开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妊娠胎动。南宋名医杨士瀛认为它有“和中,行气,止痛,安胎”的功用,说它能“止恶心,却腹痛”;猪扇骨性平味甘,功能补阴益髓,历代医书皆认为服之补骨髓,益虚劳;生姜亦为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说它能“止呕吐不下食”,认为它能“益脾胃,散风寒”,记载它“开痰,治噎膈反胃”。诸物合用,能行气、理胃、醒脾、益中。

用清水把猪扇骨洗净,并用刀背敲打至稍裂开;春砂仁敲开见籽。把猪扇骨和生姜片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先用武火煲沸腾,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春砂仁稍沸腾片刻即可,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3人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