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一会37.5℃,一会36.5℃,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环境温度过高、病毒性感冒、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得代谢率增加,产热增多,导致体温升高。需要安抚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保持冷静、放松心态。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2、环境温度过高:人体需要通过排汗等方式来散热,维持体温的平衡。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人体为了调节体温,会通过增加排汗量来散热,导致体温出现暂时性的升高。应尽快离开高温环境,避免持续暴露在高温下。可以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者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

3、病毒性感冒:如果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受到病毒的侵入,导致病毒性感冒。此时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

4、急性胃肠炎:由于细菌感染胃肠道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还可能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铝碳酸镁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盐酸小檗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会导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升高,从而引起体温升高的情况。应该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也可能是布鲁氏菌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等导致。应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罩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