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13000U/L,明显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营养不良、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采取合理治疗措施。

1、营养不良:胆碱酯酶合成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支撑,如果经常挑事、偏食导致营养不良,可因营养物质摄入不充足,导致胆碱酯酶数值下降。需要及时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改善。

2、有机磷中毒:有机磷进入人体以后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数值下降,以及出现痉挛、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洗胃或灌肠,减少身体对毒素的吸收帮助控制病情。

3、肝炎:肝脏出现炎症时,可因炎症反应和细胞受损导致肝功能下降,引起胆碱酯酶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出现胆碱酯酶水平降低,以及出现食欲下降、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配合医生使用护肝类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脏功能减轻症状,常用药物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

4、肝硬化:肝脏组织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导致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下降,影响到胆碱酯酶的合成,引起水平下降。出现乏力、精神不振、腹胀等现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抑制病毒复制,逆转或减轻肝硬化,缓解病情。

5、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产生的炎症反应清除坏死的心肌组织,可能刺激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影响胆碱酯酶的正常传导,导致胆碱酯酶水平下降,以及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等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心经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灌注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等。

此外,肝癌也可能引起该情况。为了避免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建议及时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针对病因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