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有时酸疼可能是过度劳累、肌肉拉伤、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原因而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劳累:如果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由于在劳动过程中肌肉长时间处在紧绷的状态,可能会出现断裂、拉伤、劳损等情况,进而引起局部肌肉酸疼,伴有僵硬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可适当使用温水热敷,热敷时水温一般为40~50℃。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症状。
2、肌肉拉伤:在运动或者劳动过程中,如果姿势不正确,有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拉伤,或者会损伤神经,引起疼痛感。24小时内可以局部冰敷,能够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外收缩。24小时后可以用热毛巾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肿胀,持续加重。冰敷和热敷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10分钟。同时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改善。
3、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病毒刺激神经以及肌肉或者伴有发热等症状时,引起电解质紊乱,影响肌肉收缩,出现酸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也可配合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治疗,能起到抗病毒作用。
4、类风湿关节炎:如果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会导致关节组织出现炎症损伤,会波及到局部肌肉,在炎症的刺激下引起酸痛。可以遵医嘱用甲氨蝶呤片、吲哚美辛胶囊、复方倍他比松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可以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症反应。对于关节变形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如关节置换术或者关节矫形手术等。
5、痛风: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升高,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聚集在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反应。一般是与食用过多高嘌呤食物有关,表现是突发性的关节红肿、热痛,也牵扯肌肉引起疼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可控制尿酸水平,减轻疼痛和炎症。如果痛风较严重,形成痛风石,此时需要通过手术摘除痛风石。
接受治疗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汤等,可抬高患肢,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