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只脚后跟里面疼,可能是和鞋子不当、跟腱炎、跟腱后滑囊炎、骨刺、痛风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鞋子不当:日常如果长时间穿高跟鞋,且站立时两脚重心不一样,可能会加重单只脚的负担,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40~42℃的热水进行泡脚,时间可持续15~30分钟。也可以使用43~45℃的热毛巾进行湿敷,时间可持续20~30分钟,一日可进行2~3次。泡脚和湿敷的目的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帮助不适症状缓解。
2、跟腱炎:如果跟腱部位反复进行剧烈的拉伸,可能会导致劳损性损伤,从而出现脚后跟上方疼痛、肿胀、僵化等。需要患者减少跟腱的活动,可以卧床休息,休养时可以使用枕头将患侧抬高。同时患者要遵医嘱通过布洛芬胶囊、萘普生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治疗。
3、跟腱后滑囊炎:跟腱后滑囊的位置一般是在跟骨的正下方,日常如果经常进行负重行走或运动量过大,可能会压迫跟腱后滑囊,从而使滑囊产生炎症反应。可以遵医嘱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患者可接受体外超声波治疗,一天可接受1~2次,一次可持续20~30分钟。
4、骨刺:疾病的本质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一般会沿着骨骼边缘生长,可能会长在脚后跟处,压迫到神经时便会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目前临床并没有治疗骨刺的“神药”,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依托考昔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5、痛风:如果血尿酸水平比较高,一定会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关节出现病变,如红、肿、热、痛。可遵医嘱通过秋水仙碱片、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抑制尿酸和促进尿酸排泄等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剔除痛风石术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避免影响疾病控制。同时还需要多注意休息,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