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火长疙瘩还疼,可能是外耳道疖肿、毛囊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导致的。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不同,建议先去医院就诊,明确具体原因后,谨遵医嘱对因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外耳道疖肿:该疾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及周围组织感染,患者可出现耳痛、疖肿破溃后耳道流脓、听力损失等症状。一般在疾病的早期可以对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症状,但对于化脓破溃期,尤其是疖肿较大,有明显波动感者,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同时还需要应用抗生素的药物治疗,比如罗红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
2、毛囊炎:该疾病是以毛囊受累为主的炎症性皮肤病,常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多注意皮肤清洁卫生。
3、淋巴结肿大:耳朵后面是淋巴结群,由于炎症刺激,可导致淋巴结肿大,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肿、疼痛、发热、活动性较好的结节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罗红霉素胶囊等。
4、皮脂腺囊肿:该疾病是由于皮肤中皮脂腺导管堵塞,引起皮脂逐渐淤积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一般囊肿比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出现,但囊肿比较大,可压迫周围的组织,产生不适症状,一般多需要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外,外耳道口假性囊肿、外耳道口骨瘤等原因也可导致该症状出现。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在医生的指导给予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