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是髋骨的一部分,位于髋骨的后下方。坐骨酸痛,可能是和久坐、腰肌劳损骨质疏松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久坐:日常如果长期久坐,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便会感觉到坐骨处酸痛、下肢麻木等。需要避免长期久坐,建议做1~2小时后起来运动5~10分钟。

2、腰肌劳损:疾病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积累性损伤,会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会感觉到腰髋部隐痛、劳累后加重等。可以遵医嘱通过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巴布膏、依托考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佩戴护腰,目的是限制腰部的活动。

3、骨质疏松:疾病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主要是因骨量丢失于降低、骨脆性增加、骨组织微结构破坏等原因导致,如果髋骨出现骨质疏松,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酸胀、疼痛、乏力等。可遵医嘱通过碳酸钙片、维生素D片、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日常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建议过度劳累。

4、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是髋关节外旋肌群中最上的一组肌肉,如果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便会诱发梨状肌综合征,使患者出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可遵医嘱通过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超声波冲击治疗,时间可控制在10~20分钟,一天可进行1~2次。

5、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主要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等原因导致,会导致患者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可遵医嘱通过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如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目的是将突出的髓核摘除,解除局部神经压迫。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脊柱受力不均匀。同时也要避免高强度劳作,注意劳逸结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