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长期腰疼,可能是腰关节退化、过度劳累、腰肌劳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腰关节退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骨关节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尤其是腰部关节,会经常出现腰疼的情况,可能还会伴随腰部僵硬、麻木等不适症状,活动之后症状会加重。对于此类情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但需要做好腰部的护理,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会对腰部造成负担。

2、过度劳累:由于老年人腰部关节的正常功能会逐渐下降,过度劳累时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出现疲劳,从而引起腰疼,主要表现为后腰疼痛,活动时并伴随局部僵硬等情况,部分患者在弯腰之后很难直起腰。出现腰疼的时候,患者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肾俞穴、委中穴、命门穴、太冲穴等,依次按摩以上穴位,按摩时间在5~10分钟,每天的按摩次数在4~5次。

3、腰肌劳损:又称为功能性腰痛,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和慢性劳损、机械性损伤等原因有关。主要表现为腰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会随着气候变化或程度劳累加重。用手按压时疼痛会加重,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活动受限。出现此类情况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热疗、电热、红外线等。

4、骨质疏松: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导致。疾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经常感到乏力、腰背疼痛,甚至全身骨痛,严重骨质疏松可能还会导致脊柱变形。出现这种疾病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醋酸钙颗粒等药物治疗。

5、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化导致纤维环部分断裂引起。出现这种疾病时,由于神经根会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并伴随双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果伴随肌肉松弛,还可以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药物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做腰椎CT、核磁共振、尿液分析等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明确病因之后可遵医嘱做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