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发热。感冒一到下午就发热,一般与免疫系统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气温因素、病情未得到控制、用药剂量少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调整情绪、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
1、免疫系统反应:感冒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引起体温增高。下午免疫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发热。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可以通过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额头,或是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腘窝等部位,或是贴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2、交感神经兴奋:上午工作或学习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抵抗病毒。而到了下午,交感神经逐渐放松,血管舒张,血液循环减慢,不利于病毒的清除,也可能导致发热。建议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紧张或兴奋。
3、气温因素:下午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需要通过调节体温适应外界环境,可能导致身体产热增加,加重发热症状。建议根据身体情况适时增减衣物,可适当喝水,促进机体代谢,有助于降温。
4、病情未得到控制:虽然病毒感染有自限性,但如果病情严重,不及时进行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不仅会出现发热,还有可能出现精神疲乏、头痛、头晕等。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布洛芬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片等。
5、用药剂量少:在治疗疾病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定时定量使用药物,如果用药剂量不够,可能不能杀灭体内的病毒,药效持续时间短,可能下午就会重复出现症状。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私自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
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存在其他原因,比如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建议患者定时测量体温,了解身体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