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常见的部位为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不同部位,定位方法也不一样,具体建议需遵医嘱。
1、臀大肌
定位方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例子:比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等药物时,常选择臀大肌。
2、臀中肌、臀小肌
定位方法: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食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部位。
例子:婴幼儿肌肉注射时常用此部位,以减少对坐骨神经的损伤风险。
3、股外侧肌
定位方法: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宽约7.5cm。
例子:成人及儿童可使用。
4、上臂三角肌:
定位方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例子:注射疫苗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等有时会选择此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可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