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临床上是指退热药。物理退烧在临床上是指物理退热。喝了退热药后通常可同步进行物理退热,但应密切关注患者体温下降情况。
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后,体温在38.5℃以上时,需要服用退热药物治疗。服用退热药物后,与此同时可同步进行物理退热。物理退热可采取温水擦拭四肢、酒精擦拭四肢或者贴冰敷贴等方法进行,通过液体蒸发吸热的原理,促使体表温度降低,有助于减轻发热对身体的刺激。
如果患者喝了退热药后,体温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时可不进行物理退热,防止体温出现明显的下降,引起体温过低等情况,对身体是不利的。服用退热药物后应密切关注体温变化,采取合适的方法治疗。
出现发热症状后,应及时前往医院明确发热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不能滥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