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4年没有修订最新的血糖标准。执行既往的血糖标准,包括正常血糖敢范围、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诊断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的具体范围和控制目标。如果血糖水平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正常血糖范围:正常的空腹血糖值为3.9-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为了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应遵循均衡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如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空腹血糖受损:当空腹血糖值在5.6-6.9mmol/L之间时,表示空腹血糖受损。此时应高度重视饮食结构的调整,减少糖分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全谷物的比例。同时,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二甲双胍片,以帮助控制血糖。

3.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值为6.1-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mmol/L之间。此阶段是糖尿病的高风险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定期检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阿卡波糖片,帮助调节血糖。

4.诊断为糖尿病:当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片、西格列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5.糖尿病并发症管理:糖尿病患者需要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值在4.4-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综合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定期检查心、肾、眼等重要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必要时使用相应药物如培哚普利片、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使用药物。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确保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