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篇文章
76226人浏览
耳朵突然像被一层膜堵住了,可能是耳道内异物、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的,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耳道内异物:如果外耳道内突然进入异物,如飞絮、飞虫等,附着在耳膜上面,就可能会引起闷堵感。需要由医生在耳内镜下将异物取出,症状一般可缓解。
2、耵聍栓塞:由于耵聍分泌比较多,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耳道内形成团块堵塞外耳道,导致耳朵闷堵感,尤其是耳道进水之后,耵聍膨胀症状更加明显。一般需要由医生滴入碳酸氢钠溶液,将耵聍泡软之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出来。
3、分泌性中耳炎:往往会导致中耳内形成大量的积液,引起耳朵明显的闷堵感,一般还会伴随着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如果积液比较多,一般需采取鼓膜穿刺术,将积液抽出以后,再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头孢克肟片、红霉素胶囊等。
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胆脂瘤等。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左耳时不时针刺一样疼,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疖肿、急性外耳道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一般治疗或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耵聍栓塞:可能是耳道内的耵聍分泌较多,导致耵聍形成块状栓塞在外耳道,对外耳道壁造成压迫,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痛、耳鸣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先滴入3%~5%的碳酸氢钠溶液将耵聍软化,2~3天后再就医进行耳道清理,用耵聍钩取出或负压吸引器吸出耵聍。
2、外耳道疖肿: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是在洗澡时或游泳后导致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疖肿可导致耳廓牵引疼、耳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还可配合口服消炎药,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青霉素V钾片等。一旦脓肿形成,还需要切开引流,局部冲洗。
3、急性外耳道炎:大多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因外耳道壁存在炎症,引起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充血,患者通常会出现耳部疼痛、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避免外耳道进水、保持耳道干燥,如果分泌物过多,要清理出分泌物,遵医嘱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诺氟沙星滴耳液等。
此外,也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导致该情况。如果患者症状总是持续,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一出汗就耳鸣,考虑跟植物神经紊乱、贫血、神经性耳鸣、中耳炎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1、植物神经紊乱:出汗多时会导致神经紧张、植物神经紊乱,因此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治疗。
2、贫血:如果本身存在贫血,出汗后耳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有耳鸣、耳朵闷胀、堵塞等症状出现,建议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缓解贫血症状。
3、神经性耳鸣:平时经常熬夜、劳累、精神紧张,可能会诱发神经性耳鸣,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桂利嗪片、利多卡因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治疗。
4、中耳炎:若有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入侵中耳,导致中耳炎,产生耳部分泌物增多,出汗后耳部功能减退,可能会产生明显的耳鸣、耳痛、分泌物排出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3%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治疗。
除以上情况外,也要考虑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美尼尔病、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如果症状持续出现,意见及时就医做相关排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耳朵里总感觉有耵聍在响,但是又抠不出来,可能是外耳道异物、耵聍碎片、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处理或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外耳道异物:可能是由于外耳道内进入头皮屑、头发丝等异物,对耳道壁和鼓膜造成碰撞所出现的响声。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将异物取出,即可缓解。
2、耵聍碎片:主要是外耳道里有比较多的耵聍碎片,这些耵聍碎片和鼓膜发生碰撞,从而引起声响。如果不能自行取出,可到医院就诊耳鼻喉科,由医生在耳镜下将耵聍碎片取出。
3、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腔内有大量的积液积聚,摇头可听见水声,还可伴随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朵流脓水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治疗,例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除上述原因外,也有可能是耵聍栓塞、生理性耳鸣导致的该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性不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外就诊做相关排查。
耳朵背在临床上称为听力下降。70岁了听力下降,可能是年龄衰老、耵聍栓塞、外耳道炎等导致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介绍如下:
1、年龄衰老: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听力也会发生退化,就会导致听力减退,一般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若影响正常听力时,可使用助听器。
2、耵聍栓塞:70岁的老人可能不方便清理耳朵耵聍,当耵聍分泌比较多时会堵塞耳道,导致耵聍栓塞,影响到声音的传播,引起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在耳道内滴入碳酸氢钠溶液,将耵聍泡软之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取出。
3、外耳道炎: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外耳道壁充血肿胀,也有可能伴随着分泌物增多,对听力造成影响。可由医生指导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例如诺氟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除上述情况外,也有可能是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导致的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