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膜性肾病用什么中药好,膜性肾病用什么药可以治疗

2023-04-08

98次浏览

1,膜性肾病用什么药可以治疗

膜性肾病是指病理出现免疫复合物沿肾小球基膜上皮侧沉积,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临床百分之八十呈肾病综合征,在治疗上使用的药物就得能够将肾小球的沉积物彻底清除,并且还得具备调解免疫平衡让免疫复合物不在产生,只有这种药物才能将肾小球肾炎完全治愈祛根,不然的话要想祛根是不可能的,好的医院还是找个会治这病的医生,我认为能把疾病快速祛除永不复发这就是最好的,其实膜性肾病轻重程度不同,肾小球可恢复的吃纯中药一个月也就完全可以祛根。至于西药现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的,只能延续病情反反复复缠绵难愈,被迫走上漫漫求医路,这也是世界西医学所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案,所以说膜性肾病不是这药能治愈的,你只有去找专治这种病有这方面治疗经验的喝汤药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每位医生一种方药一种用法,这就需要多咨询了才能找到真正治病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的 北京同济东方医院

2,膜性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可利水补肾中医和肺脾肾有关,宣发肺气,健脾化湿,为肾的气化功能保驾护航,宗合系统治疗是有效果的,如果单考虑肾功能不好,以调肾利水入手,是不可取的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过强的松标准疗法(成人每天1mg/ kg,连续治疗8周)无效者,或经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缓解,但经常复发(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复发超过2次以上)者。前者称为激素无效型,后者称为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可视为常复发型中严重的一类。激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大多为膜增殖性肾炎、晚期膜性肾病、晚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大多为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肾炎。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的范畴。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有所提高,但却仍不尽人意。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取此之长,消彼之短,减少或减轻副作用的发生,是提高该病临床疗效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医治疗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积极控制感染。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从尿中丢失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之长期激素的治疗,极易合并感染。感染的存在又伴随着抗原抗体反应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导致激素治疗的不敏感,或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或者难以耐受激素的副作用而停药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见消除感染病灶,提高患者抵抗力是提高激素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敏感性,减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环节,首先要积极寻找感染病灶,尤其要注意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易被忽视,易反复发作的炎症,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其次要配合中药辨证论治。采用清热解毒中药,清除感染灶,可选用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白花蛇舌草、马鞭草、鱼腥草等。由于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助阳生热,热邪与水湿互结,形成湿热之证。视情况应加清热化湿药,如地肤子、白茅根、猪苓、茯苓、车前草、薏苡仁、滑石、车前草、石苇等。实验证实,化湿药有抑制肾小管再吸收或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作用,并可使肾血流量增加,水肿消退。 其次,要加强活血化瘀中药的运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中的凝血因子异常,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而体现血液抗凝及纤溶功能的抗凝血酶Ⅲ及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却显著降低,血小板粘附、聚集及释放反应也呈现亢进,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临床表现出如面色黧黑,皮肤色素沉着,肌肤甲错,腰部刺痛,舌质瘀班、瘀点等与中医瘀血类似的临床症状。中医学认为“血不利则为水”。因此,瘀血的存在还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难以消除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可选用尿激酶、肝素、双嘧达莫等进行抗凝或抗栓治疗,但这类西药极易产生出血等严重副作用。故可以利用中药之长,采用川芎嗪,丹参、血栓通等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病程、体质及凝血程度、辨证选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如病程短,体质强者可选用水蛭、炮山甲、土鳖虫、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药治疗;若病程长,体质弱者可选用当归尾、赤芍、丹参、泽兰、益母草、桃仁等养血化瘀药治疗,并根据辨证情况适当加入行气,温阳药,以促进瘀血的缓解,从而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顽固症状如水肿,蛋白尿等。 第三,要注重调理脾胃,纠正低蛋白血症。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蛋白从尿中丢失,加之本病发作时,胃肠道水肿,导致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泄等,故蛋白质摄入不足,形成长期低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而且可使激素在体内发挥作用依靠的蛋白载体减少而影响激素的效果。因此,纠正血浆蛋白低下亦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静脉输入的血清白蛋白,在1~2天内即经肾脏从尿中丢失殆尽,故只能维持很短的疗效。在难治性肾综治疗中,谋求提高白蛋白的水平,而长期间歇输入昂贵的白蛋白, 实不可取。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低下的治疗不可急于求成,可以从中医调理脾胃着手进行。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采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芡实、白扁豆等使脾能健运,便溏、腹泻等症得到控制,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减少,同时改善患者食欲,提高蛋白质的摄入、吸收,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其二由于病人应用免疫抑制剂,克伐脾胃,以致脾胃失和,纳食减少,甚至呕恶,故可方宗二陈、香砂六君子之类药物,如姜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炒二芽、蔻仁等,可以减少环磷酰胺、氮芥等西药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同时给患者配合食疗,进食甲鱼、鲫鱼、牛肉、牛奶、鸡蛋等易于吸收和利用的高蛋白食物,从而使患者的蛋白生化有源。 综合上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所以难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患者的感染、血液高凝状态、血浆蛋白低下等难治因素有关。从中医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湿热、瘀血等邪气侵袭及正气不足(脾肾气虚)有关。针对患者的难治因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对策,互相取长补短,可以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耐受性,控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顽固症状如水肿,蛋白尿等,从而减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疗效。 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1.辨证与辨病结合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结合,既善于宏观的抽象和综合,又精于微观的还原和分析,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报道通过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类型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多属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脾肾气虚多见于微小病变型肾小球病。提示以气虚为主的证型其病理损害较阴虚和气阴两虚轻。这与一般认为肾病综合征以脾肾阳虚为主的观点不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药物性因素影响有关,使中医证型发生了转化。研究表明,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大剂量应用激素时辨证属阴虚(73%)比使用激素前(12%)明显增多,属阳虚(9%)和阴阳两虚(19%)比使用激素前(分别为58%和30%)明显减少;小剂量时,辨证属阴虚(50%)虽减少却也占1/2,属阳虚(10%)与大剂量时(9%)接近,而阴阳两虚(40%)明显增加;维持量时,阴虚证明显减少(16%),阳虚和阴阳两虚有所增加(26%和46%),这说明激素在体内大量增加可导致阴虚火旺证,并引起中医证候、证型的改变。因此,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具有直接的临床的指导意义。   2.中药与西药结合   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见思路与方法。自1984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关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的标准方案以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但是这也仅对部分敏感病例有较好疗效,而且即使加用细胞毒药物也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及减量和停药后反跳和复发的发生。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取效缓慢,但副作用少,且疗效巩固,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中西药合用可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推迟或减少复发时间。   3.分阶段治疗   开始大剂量使用激素阶段,由于激素为阳刚之品,服用时间又长,可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多有颜面潮红、五心烦热、口舌干燥、多食易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以及容易出现外感等症状,按中医辨证多为阴虚火旺,治疗当宜滋阴降火,选用旱莲草、生地、女贞子、枸杞、龟版、知母、黄柏等。中西药合用既能减少大剂量激素的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缓解率。   在激素减量阶段,当激素撤减至一定量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征,患者将逐渐出现疲乏力、腰腿酸软、少气懒言等气虚,甚至畏寒肢冷、纳少便溏等阳虚的表现,意味着证候向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转化。此时应在继续使用滋阴补肾药的同时,适当加入补气湿肾药物如菟丝子、仙灵脾、锁阳、巴戟、肉丛蓉等。 激素减至维持量时,副作用已经较小,但病情常常在此时因外感等因素而复发,此时患者阴虚表现逐渐消失,而肾元亏虚,卫外不固。治法应以益气固肾、健脾活血为主。可酌加补气药如党参、黄芪等及丹参、当归、益母草等活血化瘀之品。加用这些中药,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疗效,促进体内肾上腺皮质分泌和减轻激素撤减综合征,能减少反跳现象和帮助巩固疗效。   4. 辨证调护   肾病综合征患者病久正虚,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血瘀表现,或因使用激素、细胞毒药致体质较差,抵抗力低下,气虚卫外不固,此时若不慎感受外邪,则更易反复不愈,诱发或加重病情。故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注意休息,长期补益脾肾,益卫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表虚不固者,可常服玉屏风散或防已黄芪汤加减。属肾气不足者予桂附地黄汤加减;属肾阳虚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病证后期,则应适当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使气血调和,经脉通利。    肾病综合症以中医角度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使脾肾两脏受损,人体精微流失生化乏源所致的全身虚损型疾病;起病可急可缓,常因感染劳累诱发,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燥湿健脾 化气利水 温肾益气养阴; 代表方比如胃苓汤 真武汤等 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情况好转后方可起床活动;避免劳累受凉。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