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是由马鼻疽假单胞菌属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马鼻疽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需氧菌。其主要宿主为马、骡、驴,次为山羊、绵羊、狗、猫和骆驼,人也可被感染,但较少见,一旦发生将非常严重。病人也可成为传染源。以接触传染为主。易感人群为兽医、饲养员、骑兵、屠宰工人和农民。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大多数人因接触病畜(兽)而感染。潜伏期1~5d(局部化脓性感染)或10~14d(急性肺部感染)。急性型表现为高热、多处蜂窝织炎或脓肿;慢性型常迁延数月至数年,伴不规则低热、多处脓肿和瘘管。由于感染途径不同,临床表现分为4型:
(1)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细菌从破损皮肤侵入,形成小结节,伴局部淋巴管和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寒战等,继而进展为感染部位皮肤呈蜂窝织炎、坏死、溃疡,并沿淋巴管出现成串结节性脓肿,甚至瘘管,排出红色或灰白色脓液。可累及眼、鼻、口腔,产生黏液性分泌物,继而出现溃疡和肉芽肿等。可伴有全身症状。
(2)急性肺部感染病菌由呼吸道或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侵入肺部发病,表现为发热、乏力、头痛和胸膜炎等,可伴淋巴结、脾大。X线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早期肺脓肿。
(3)败血症型病菌广泛侵入全身,表现为全身性丘疹、脓疱,内脏器官广泛受累,常在7~10d内死亡。
(4)慢性化脓型感染多发性皮下或肌内脓肿,可伴发热、淋巴结肿大、黏膜溃疡,可累及肺、胸膜、骨骼、眼、肝、脾及中枢神经系统。少数呈恶病质,内脏器官可呈淀粉样变性。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有自限愈合倾向和复发性。
2.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也可减少或正常。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
(2)病原标本涂片或细菌培养出致病菌,或血清学检查阳性,可明确诊断。
【防治措施与用药】
鼻疽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头孢他啶[保乙]、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保乙]、氯唑西林(氟氯西林)[保甲]等体外高度敏感。以往人类鼻疽一般用链霉素[保甲](成人1g/d,分2次肌注)、磺胺嘧啶[保甲][50~100mg/(kg·d),分3~4次口服]、四环素(成人2g/d,分4次口服)的联合用药,疗程4周以上。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假单胞菌属感染宜选用头孢他啶[保乙]、头孢哌酮/舒巴坦[保乙]、头孢吡肟[保乙]、哌拉西林/舒巴坦[保乙]等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可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或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依替米星);或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联合氨基糖苷类(同上)。一般应联合用药慢性化脓性感染,应做常规外科引流。一般对症治疗同其他传染病。
本文摘自化工化学出版社出版,戴德银、黄茂涛、张德云主编的《常见病用药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