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中药补血药之白芍篇

2024-04-07

154次浏览

补血药多滋腻粘滞,故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以助运化。在中药中具有补血功效的药物还是很多的,如白芍、当归等,下面为大家介绍白芍补血。

白芍

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和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一般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1.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如四物汤)。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若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同用。

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如逍遥散);也可以本品调肝理脾,柔肝止痛,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若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可治疗痢疾腹痛,如芍药汤);若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甘草缓急止痛,即芍药甘草汤)。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以本品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常配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

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若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可敛阴和营,与温经通阳的桂枝等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至于阴虚盗汗,则须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用法用量:烊化兑付,3-9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