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很小,不像一些西药,有很多副作用。中药需要煮,而且很不方便,中成药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但毕竟,中成药也是一种药物,但也有毒性和副作用,适当的选择可以发挥医疗保健的作用,治疗疾病,不当的选择会适得其反。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合理选择中成药的常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药大致可以分为中药和中成药。当我们走进药店时,我们会清楚地发现,中成药和西药的销售方法是一样的,它们都是用五颜六色的盒子包着的,“有规律”地躺在货架上。
中药材不一样。似乎自古以来,中药店就离不开大柜子。柜子上有很多抽屉,上面写着“特殊暗号”,所以中药材盲目地“神秘”地藏在里面。
我现在想说的不是“神秘”的中草药,因为我们普通人通常买中草药,最多是一些常用的单一药物,比如买莲花心去火,买一些人参泡酒。中药的配伍太精致了,我们通常按处方抓药。现在我们想提醒你,这正是在购买货架上的“明目张胆”中成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弄清楚自己是什么病
有人说他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感冒咳嗽。这是人们自己买药最常见的原因。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医中,感冒也分为风寒、风热、秋燥、夏湿等不同类型。在应用中成药治疗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咳嗽有很多种,如风寒咳嗽、肺热咳嗽、阴虚咳嗽等。有必要选择不同效果的止咳药,如温肺止咳、清肺止咳、润肺止咳等。对于咳嗽,有不同的治疗目的:止咳、止咳、定哮喘、化痰、养肺..名词也很多。
除了“辨病施治”,中医非常注重“辨证施治”。什么是“辨证”?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因素有很多: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疲血、外伤虫兽伤等。由于病因和身体状况不同,疾病过程中的症状也不同,因此出现了各种“疾病”。中医认为,要识别和分析疾病的“疾病”,针对“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然后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即同一疾病的异常治疗。中成药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要严格遵循“辨证辨病”的原则,否则吃错药的风险很大。
想办法买到最正确的“症状”药
解释了这么多,除了希望大家牢牢树立“辨证辨病”选择成药的概念,真的不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背一本大本中医的书,大家都能当老中医。如果你想在自己买中成药的时候对症下药,这里有一些省心的小技巧,请继续阅读。
1.尽量向药店药师描述病情和症状,得到他推荐的药物。
2.仔细看说明书。
在决定购买中成药之前,阅读说明书有几个好处。
好处1:中成药手册中的“功能与主治”栏告诉我们很多信息,这种药适合什么疾病和“疾病”一目了然。为了防止药剂师暂时疏忽,提供了不恰当的建议。
好处二:很多中成药的药名都很像,但是效果不一样,比如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活络丹、小活络丹、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不要只看名字差不多,以免误买不准确的药。
好处3:即使你遇到的药剂师认真、负责任、熟练,你想买的药的名字也是真实的,但也要看说明!为什么?因为说明书中有“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你需要知道你是否在不能服用或仔细服用该药物的人群中。你的信息没有告诉药剂师,他们可能不会特别提醒你。
选药时要注意剂型
中成药的剂型可能不是很重要,但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例如,在为儿童选择中成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味道,服用是否方便,剂量是否能更准确地控制。因为孩子对苦味很反感,所以最好服用糖浆剂或较小的片剂和丸剂。另外,孩子比较敏感,大人多吃点药也没关系,孩子可能受不了,要特别小心。另一个例子是,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他们应该非常小心地服用含糖量高的中成药,如糖浆剂或含糖颗粒剂。
不要“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这句话现在很流行,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少,尤其是在选择与孩子或健康相关的商品或服务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最贵的。
其实药品中也有性能价比的说法,功效和价格不一定成正比。你买了最贵的药,也许里面有一半的钱,你为制造商付了广告费。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一般去药店买药的人都是自费的,比较同类产品很重要。相比之下,你可以主要看看处方中的主要药物(前几种药物)。你不必先选择最贵的。你可以先选择那些信誉好、价格适中的制造商。
此外,内外包装上的一些小细节也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你是否最终购买了它。有几种药物不能买:有效药物和无有效药物不能买!没有制造商,没有批准号,没有批准号的药物不能买!
记住以上提示,自己买中成药可以放心大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