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虚火上炎

260篇文章

32724人浏览

1 男人总感觉热,出汗,怎么回事

男人总感觉热出汗,有些是属于天气热身体的自然反应,有些就属于身体出现某种疾病的反应,比如湿热、阴虚等都可以导致男人身体热出汗多。

1、自然出汗:炎热的夏季,男人一热就出汗,属于身体自然反应,这种情况是属于身体代谢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身体降温,让体内毒素释放排出体外,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2、湿热:有些男人属于湿热体质,容易一热就出汗,特别头部爱出汗。这种情况,平时要主要调整饮食,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清淡饮食,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

3、阴虚:男人身体发热有些是由于虚火上炎、肝肾阴虚导致的,有些还伴有盗汗、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大便秘结等症状,可以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对症治疗,平时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多吃一些海带、木耳、枸杞类食物。

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正确服用药物,以免自己盲目服用药物造成不良影响。

2 天王补心丸能连续吃两个月吗

天王补心丸不建议连续吃两个月,以免长时间的服用,增加汞中毒几率、肝功能损伤等。服用天王补心丸治疗时建议谨遵医嘱,不能自行盲目服用药物,以免出现并发症,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天王补心丸属于一种中药材,是由地黄、天冬、酸枣仁、党参、茯苓、五味子、桔梗、朱砂等中药材组成的,属于养心安神剂,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失眠多梦、口干口渴、口舌生疮、腰膝酸软等症状。

由于天王补心丸当中含有朱砂成分,如果长时间、大量的服用,有可能会引起汞中毒。所以,不建议长期的服用天王补心丸。另外,天王补心丸服用后药物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时间服用,可能会对肝脏的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肝功能损伤。

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长时间、大量的服用,所出现的副作用更为明显。为了安全期间,服用药物治疗时,建议谨遵医嘱,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后,建议及时就诊。

3 怎么一招判断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没有一招判断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的方法。临床通常是通过主要症状、通过舌象和脉象判断、通过发病原因和年龄因素判断进行判断。具体判断还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一、通过主要症状判断

肾阴虚:主要表现为“热”的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手心、两脚心发热及心胸发热)、咽干颧红、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等。例如,一些人会感觉晚上睡觉时手脚心热得难受,必须放在被子外面,同时伴有心烦意乱,难以入睡。男性肾阴虚可能会出现遗精频繁,精液量少而黏稠;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

原因是肾阴亏损,不能制约阳气,导致虚火内生。肾阴不足,不能濡养腰膝、脑髓等,故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虚火扰动心神,出现失眠多梦;虚热迫津外泄,出现盗汗;阴虚生内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等。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寒”的症状。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四肢发凉、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例如,有的人即使在温暖的室内也会觉得手脚冰凉,比别人穿得厚很多仍然觉得冷。男性肾阳虚可能会出现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女性则可能出现宫寒不孕,月经推迟,经色暗,有血块,痛经等。

原因是肾阳亏虚,不能温煦机体,导致虚寒内生。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腰膝、四肢等,故出现腰膝冷痛、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气虚衰,精神不振,故出现精神萎靡;肾阳虚弱,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导致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

二、通过舌象和脉象判断

肾阴虚:舌象一般表现为舌红少苔或无苔。舌苔是由胃气熏蒸形成的,肾阴虚时,体内阴液不足,虚火上炎,胃气熏蒸无力,故舌苔少甚至无苔。舌质红是因为阴虚生内热,热邪熏蒸舌体所致。

脉象多为细数脉。细脉是指脉管细小如线,主阴虚血少;数脉是指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热证。肾阴虚时,虚热内生,故脉象细数。

肾阳虚:舌象通常表现为舌淡胖,苔白滑。舌淡是阳气不足,不能温运血液上荣于舌所致;胖舌是由于阳虚水湿不化,水湿停聚于舌体而形成。苔白滑是阳虚寒湿内生的表现。

脉象多为沉迟无力。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肾阳虚时,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脉,故脉象沉迟无力。

三、通过发病原因和年龄因素判断

发病原因:肾阴虚多由久病伤阴、禀赋不足、房事过度、过服温燥劫阴之品等因素引起。长期患有慢性疾病,耗损阴液;先天体质虚弱,肾阴不足;频繁的性生活,过度耗损肾精;长期服用辛辣燥热的药物等,都可能导致肾阴虚。

肾阳虚多由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阳、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如先天体质虚寒,肾阳虚弱;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肾阳不足;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损伤阳气;过度的性生活,耗损肾阳等,都可能导致肾阳虚。

年龄因素:肾阴虚在中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中青年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紧张等因素,容易导致阴液耗损,出现肾阴虚的症状。

肾阳虚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多见。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逐渐衰退,阳气虚衰,容易出现肾阳虚的症状。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年轻人也可能出现肾阳虚,老年人也可能有肾阴虚的表现。

对于肾阴虚,应注意平时多喝水,补充滋阴食物,如银耳、枸杞、山药等。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平和,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肾阳虚,建议注意保暖,多吃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核桃等。适度锻炼,增强体质,能有效改善症状。

4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有什么症状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后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措施。

气虚体燥、阴虚燥咳是中医概念,气虚主要是指体内的元气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主要有心气虚、脾气虚等情况,可能与平时长期熬夜、思虑过度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气血失调,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供应,导致气血不足,可能会伴有神疲乏力、气短、脉虚而细。

阴虚燥咳主要表现为干咳,而且咳嗽声短促,最后也是伴有手足心发热、痰少黏白、夜间盗汗等症状,可能与虚火上炎、阴液不足有关,会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调,从而会引起不适症状。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参健脾丸、养阴清肺丸、阴清肺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恢复期间如果有明显的不适症状,还需要及时就医。同时还要注意规律睡眠,避免熬夜。

5 生地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生地,又称为生地黄,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功效作用与主治丰富多样。包括滋阴清热、润燥止渴、益肺润肺等。

1、滋阴清热:生地能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特别适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阴虚内热等症状。其性味甘寒,能入心、肝、肾经,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润燥止渴:生地具有滋养阴血、润燥止渴的作用,对于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烦渴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益肺润肺:生地还能益肺生津、润肺止咳,对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咳嗽痰少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因生地黄清热凉血,所以阳虚、便溏患者,平时有慢性腹泻、怕冷患者,使用生地黄时要注意。另外,湿气较重患者在服用生地黄时要比较注意,因为其有养阴的功效,最好配合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