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文章
13477人浏览
五指毛桃一般建议煮水熬喝,因为五指毛桃通常选用根部入药,根部较硬,有效成分难以通过泡水析出。食用方法:需将五指毛桃清洗干净,放入水中熬煮即可。如果用于泡水,建议用热水泡时间稍久些,尽量让有效成分泡出。应用五指毛桃前,建议咨询医生,不建议自行应用。
五指毛桃是桑科裂掌榕的根部,其性味甘平,具有健脾益肺、利湿、行气、舒筋通络等功效,临床主要可用于治疗水肿、盗汗、痹病等疾病,适合脾胃虚、水肿等人群应用。
五指毛桃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1、健脾益肾:对脾胃虚弱导致的神疲乏力、纳差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2、行气利湿:对湿邪侵袭关节出现的关节不利等,可能会有一定作用。
3、滋养肾脏,缓解盗汗症状等:五指毛桃可以跟千斤拔同食用,可增强补肾作用,减少肾阴虚盗汗的情况。
玉屏风颗粒一般不适合热病汗出者、阴虚盗汗者、过敏体质人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等人群,在应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1、热病汗出者:玉屏风颗粒不适用于患有热病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因热病而出汗的人。
2、阴虚盗汗者:阴虚盗汗是指因阴虚导致的夜间或特定情况下出汗,这类人群不宜使用玉屏风颗粒。
3、过敏体质人群:对玉屏风颗粒成分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4、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由于玉屏风颗粒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5、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以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玉屏风颗粒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确保它适合您的健康状况,并按照医嘱使用。
溶血性贫血患者吃什么好?饮食是治疗贫血的重要方法,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类型不同的贫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小编溶血性贫血的患者推荐一些有助于恢复的食疗食谱吧。
枸杞蒸母鸡
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
功能是补血,滋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至头晕、目眩,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等症。
当归煮鸡蛋
当归9g,鸡蛋2个,红糖50g。当归煎水取汁后,打入鸡蛋煮熟,人红糖调匀,每次月经净后食1~2次。
功能是补血调经,尤适用于妇女血虚,月经不调,或身体虚弱等症。
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清炖乌龟
用乌龟l~2只,宰杀洗净,去内脏、头、爪、龟甲,龟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隔水炖熟,加油、盐等调味后食。功能是益阴补血,适用于阴虚盗汗、潮热等证的辅助治疗。
食疗对贫血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帮助,饮食同时也是很多贫血患者的治疗首选。
在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症时要少吃含铁的食物,除此之外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是不是什么都能吃了呢?不一定。那重型地中海贫血吃什么好?
在中医上重型地中海贫血症属于血虚证,中医治疗血虚要养血,属补法。血虚证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脏腑组织失于濡养所表现出来的证候。补血能使脏腑组织得到血液的充分濡养,使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
重型地中海贫血吃什么?
花生枣米粥
花生米30粒,红枣10枚、大米粥。白糖各适量。花生米剥去红衣,加水煮于六成熟人红枣煮烂,取出红枣去皮、核,与花生均碾成泥调人粥中。入白糖略煮即可食用。功能是养血补脾、肺,适用于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可用为平时保健食品。
枸杞蒸母鸡
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
功能是补血,滋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至头晕、目眩,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等症。
当归煮鸡蛋
当归9g,鸡蛋2个,红糖50g。当归煎水取汁后,打入鸡蛋煮熟,人红糖调匀,每次月经净后食1~2次。
功能是补血调经,尤适用于妇女血虚,月经不调,或身体虚弱等症。
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功能是滋补强身。
清炖乌龟
用乌龟l~2只,宰杀洗净,去内脏、头、爪、龟甲,龟肉放炖盅内,加清水,隔水炖熟,加油、盐等调味后食。功能是益阴补血,适用于阴虚盗汗、潮热等证的辅助治疗。
以上食疗适合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食用,能帮助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养血补血,建议患者多吃。更多相关知识
多汗症是怎么回事?流汗多也是一种病吗?中医认为,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那么多汗症怎么治疗呢?
中医认为,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者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者为绝汗。妇女更年期常阵发性出汗,属于自汗,结核病、风湿病患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况可很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或阴虚、营卫不和等都可以有多汗的症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退热,给患者开的解热镇痛药过多,输液速度过快,或一些化疗药引起的发热,以及采用“热疗”都可发生多汗。如果长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阳气衰微,四肢厥冷,则应关注是否危重之证,防止虚脱。
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
常用的食疗验方: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中医特别提醒大家,出汗过后,特别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时应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被,避免受风着凉。血液的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偏低也会出现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输液中也不能盐分太少,饮食中应及时多摄入蛋白,如肉、蛋、奶等。调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温之物多能发汗,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