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蛋白血症

219篇文章

26479人浏览

1 腿按压有窝是什么原因

腿按压有窝可能是身体消瘦、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下肢静脉曲张、肾脏综合征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身体消瘦:如果身体过度消瘦,可能会使皮下脂肪含量减少,用手按压时可能会使大腿出现凹陷,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平时注意增加营养,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牛奶、虾皮、鸡蛋等,可以增加体内的脂肪含量,缓解症状。

2、水肿:腿部受到外伤时,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淤血,引起水肿,用手按压以后会出现凹陷,伴随着疼痛等症状。需要适当的进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可以将患肢抬高,这样有助于血液回流,缓解肿胀和不适感。如果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迈之灵片、云南白药气雾剂、正红花油等药物辅助改善,可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使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3、低白蛋白血症:如果存在严重营养不良,可能会使机体负氮平衡,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也会减少,而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会减低,液体从血管渗透到软组织中,可能用手按压腿部时会出现凹陷。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缓解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血白蛋白、碳酸钙D3片、维D钙咀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维持血管内的渗透压,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是因为下肢静脉中的瓣膜功能障碍,引起血液反流,造成下肢静脉曲张扩大,使静脉扭曲并凸起于皮肤表面,出现下肢疼痛,水肿,腿一按压时有坑。可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外部加压,改善下肢沉胀不适症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治疗,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

5、肾脏综合征:如果患有肾脏疾病,比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等,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形成肾病综合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当下肢出现水肿后,会使腿部按压有坑。需控制每日优质蛋白及热量的摄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以免影响病情好转。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氨苯蝶啶片、环磷酸胺片等利尿剂进行改善,通常可以起到减轻水肿的作用。

患者需注意不要盲目进行治疗,不建议擅自用药,以免影响病情好转。同时需避免吃油腻、盐分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肥肉、咸菜等,否则容易加重症状。

2 站久了脚肿了用什么药

站久了脚肿,常见原因为正常的生理情况,这种情况无需使用药物,适当休息或活动后通常可自行缓解,但也可能是下肢静脉曲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等,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同的药物,包括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利尿剂等药物。具体介绍如下:

1、正常的生理情况: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导致腿部、脚部等血液循环不畅,使水分滞留在下肢,引起肿胀。通常是暂时性的,可适当休息、适当活动后可缓解,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

2、下肢静脉曲张:长时间站立,由于下肢的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肿胀。首先要注意多休息,不要久站,可以穿弹力袜以减轻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遵医嘱口服血塞通分散片、迈之灵片等。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机体内部的甲状腺激素过少,进而影响新陈代谢,造成新陈代谢速度下降,可能会影响肾脏代谢功能,导致肾脏无法排出多余液体,使液体在腿部积聚,从而引起肌肉力量减弱,关节无力、酸软、肿胀等情况,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益康胶囊、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导致大量的蛋白流失,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脚肿.通常需要应用利尿剂以改善症状,如遵医嘱口服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

5、心功能不全:由于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可以根据情况在医嘱下应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卡托普利片、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蜂窝织炎、下肢深静脉血栓、骨质增生、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右心衰竭也可能会导致该症状。患者可通过蹬腿运动、热水泡脚、休息或抬高患肢等方式,促进消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原因遵医嘱给予针对性的诊治,不可擅用药物,以免药不对症而延误病情。

3 为什么从小就会得风湿

从小就会得风湿,指的是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是病原体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创伤等原因导致。

1、病原体感染:身体免疫力低下,被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后,诱发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会导致发生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2、免疫缺陷:如果自身免疫缺陷,尤其是合并有丙种球蛋白血症、先天性低补体血症等免疫缺陷疾病,出现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会比较高。

3、遗传因素: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或者其他免疫性疾病,其后代患有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较大。

4、环境因素:幼儿如果长期暴露在有毒环境,对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5、创伤:身体受到外力作用出现损伤,炎性因子刺激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关节组织,可能会暴露潜在的遗传易感性导致发病。

此外,巨细胞动脉炎也可引起该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帮助改善病情,防止病情发展严重引起并发症而降低生活质量。

4 体质差的人打白蛋白有用吗

体质差的人打白蛋白是有一定用处的,但这并不是万能的解决方案,而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白蛋白主要用于纠正低白蛋白血症,改善因蛋白质缺乏导致的各种症状。

体质差往往意味着身体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存在某些慢性疾病。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低白蛋白血症,即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过低。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起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多种物质(如激素、药物)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白蛋白注射液常用于治疗低白蛋白血症、严重烧伤、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情况。如果体质差的人确实存在这些疾病,并且血液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那么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白蛋白注射液来改善病情。

白蛋白注射液(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在特定情况下对体质差的人是有帮助的,但必须遵医嘱使用。未经医生建议,切勿自行使用或随意增加剂量,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或浪费医疗资源。

5 igm免疫球蛋白m偏高

IgM免疫球蛋白M偏高,可见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IgM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即免疫球蛋白M,其分子量最大,通过化验静脉血就能检测到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有些疾病通过治疗会降至正常范围,有些疾病会持续增高。建议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如下:

1、感染:如果免疫球蛋白IgM出现升高,一般可以提示近期可能感染了某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比如单纯疱疹、急慢性肝炎等;如果是细菌感染,可以应用头孢克肟、头孢丙烯等抗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恩替卡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等治疗好转后IgM一般就会下降至正常。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免疫球蛋白IgM增高,可以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血管炎、多肌炎等,此类疾病一般应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等治疗。经过治疗后IgM往往也呈持续升高的状态。

3、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免疫球蛋白IgM增高,可以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血液疾病。针对白血病的治疗,目前可以骨髓移植等治疗;针对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可以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等治疗,严重者给予手术治疗;针对淋巴瘤可以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此时可见IgM出现升高的状态,也可能呈持续升高的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