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痧气

19篇文章

2032人浏览

1 中医解释什么是痧

中医的痧分为病理的痧与生理的痧,前者指的是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红如粟的疹子,后者指的是刮拭皮肤后所出现的各种皮肤形态和色泽的变化。

1、病理的痧:指的是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红如粟的疹,例如风疫出现的疹子叫风痧,猩红热出现的疹子叫丹痧等,是一种病理反应;此外也指的是感受时令不正之气,或秽浊邪毒及饮食不洁所引起的一种季节性病证,又称痧气、痧胀,常发生于春夏季,春季多发风痧,夏季多发暑痧。

2、生理的痧:刮拭皮肤后所出现的各种皮肤形态和色泽的变化,即我们平时说的刮痧刮出来的所谓的“痧”,皮肤局部出现的点片状淤血或皮下出血等刺激反应,起到一定的辅助诊断疾病与治疗疾病的作用,紫痧多是由于体内阴寒积聚;白痧指的是气血不足等。

2 月经期间可以喝苦丁茶吗?

苦丁茶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的叶。那么苦丁茶有什么作用呢?月经期间可以喝苦丁茶吗?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散肝风,治耳鸣耳聋,活血脉,凉子宫。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苦丁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和清暑解毒、消炎杀菌、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等功效、为凉肝散风、止痛消炎良药。对治疗高血压、肥胖症、口腔炎、咽喉炎等疗效显著;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对急性胃炎、感冒、肚痛、痧气、疟疾、便秘等有较好疗效;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对鼻咽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煮水外洗能治疗多种皮肤病及烫伤等;如果把它当作茶泡饮,其滋味甘凉、生津止渴、先苦后甘,回味持久,故被人们誉称为‘绿色黄金’、‘益寿茶’、‘美容茶’。

3 秋天刮痧治病的注意事项

刮痧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法,刮痧既有利于调气行血、活血化淤,又能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然而刮痧怎么刮?什么时候刮?刮哪里?要到什么程度为宜?甚至于什么人能刮痧?中医科医生表示,尽管刮痧在民间很“热”,中暑、感冒、胃肠道消化疾病都可能会“刮一刮”,但正确地应用刮痧治疗或保健是有一定讲究的,并不是随便刮的。

误区一:有病才刮痧

说起刮痧,在许多人概念中是一种治疗手段,只有身体出现不适,中暑或者感冒,才想起来使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聂斌教授表示,刮痧不仅仅是治疗方式,而且还可以是一种保健方式。而刮痧重在这个“痧”字。

“痧”是一种病邪的排泄产物,又称为“痧胀”和“痧气”,它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因而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而通过刮痧,相关部位出现的淤血点、淤血斑或像米粒样的出血红点称之为“出痧”,这可以说是“给邪以出路”。因此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一方面使汗孔张开,使痧毒可以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日常无病也可通过刮痧使经脉畅通,从而改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聂斌表示,健康的人群,身体内循环正常,刮后不易出痧。

误区二:出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聂斌表示,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运用运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刮痧板,蘸取一定的介质,在皮肤相关部位顺序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聂斌强调,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误区三:“出痧”会损害皮肤

也有人抗拒刮痧,除了可能会造成疼痛外,还有就是“出痧”后皮肤红红的,觉得对血管造成了损伤,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正确的刮痧手法,控制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的刮痧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淤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淤,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

误区四:工具顺手不尖锐就行

刮痧的工具跟刮痧法一样,十分简单、方便。聂斌介绍,一般来说,只要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汤匙、铜钱、硬币等,都可以用来刮痧。但如果是长期使用或保健,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建议选用天然水牛角,这类刮痧板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另外,刮痧除了刮痧板之外,还要应用合适的润滑介质,如跌打万花香油、植物油、葱姜汁、滑石粉、润肤霜等,目的是防止划破皮肤,还能增强刮痧的功效。

误区五:什么人都能刮痧

聂斌强调,刮痧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同样的,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如过度疲劳、过度饥饱、醉酒、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尤其是出血倾向者都不宜刮痧。建议刮痧前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应用刮痧疗法。

4 朱砂莲的功效与作用,朱砂莲的用法用量与用药禁忌

朱砂莲

别名:辟虺雷、辟蛇雷、透水雷、辟水雷、雷见怕、牛血莲、躲蛇生、避蛇生。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心、肺、肝经。

入药部位:为马兜铃科植物四川朱砂莲AristolochiacinnabarinaC.Y.ChengetJ.L.Wu的块根。

形态特征:块根呈不规则结节状,长6-18cm,直径3-8cm。表面棕黄色至棕红色,有不规则瘤状突起和深皱纹;外皮破裂处呈红棕色。体重,质坚,断面棕色或红棕色,习称“朱砂岔”,角质样。气微闷臭,味极苦。

朱砂莲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鲜品量可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

外用:适量,磨粉,酒或醋调涂。

朱砂莲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朱砂莲的禁忌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朱砂莲的配伍

1、止牙痛:朱砂莲配成5%糊剂,置于龋齿髓腔内,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或用本品刮粉,用白酒吞服0.5-1g,每日1-2g。一般服药10-20min即生效。2、治痈疖肿痛:朱砂莲磨粉用酒或醋调,直接涂于患处。{1-2方出自《四川中医》1985.(1):32}

朱砂莲的论述

《分类草药性》:“跌打损伤、痧气腹痛、牙痛、吐血之要药。”

5 三丫苦叶的功效与作用,三丫苦叶的用法用量与用药禁忌

三丫苦叶

别名:三丫苦、三叉苦、三桠苦。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肺经。

入药部位: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Evodialepta(spr.)Merr.的叶。

形态特征:三出复叶对生,叶柄长3-5cm;小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cm,先端渐尖,全缘或不规则浅波状,基部稍偏斜,狭尖延长成短的小叶柄;上表面褐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光滑无毛,有透明腺点。气微,味苦。

三丫苦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0克。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三丫苦叶的功效作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三丫苦叶的禁忌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丫苦叶的配伍

1、治脑炎初期:三丫苦叶60克,水煎服。2、治蛇虫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3、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鲜三丫苦叶30克,水煎服。4、治湿疹、皮炎、痔疮:三丫苦叶煎水外洗。5、治耳内生疖:三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6、治创伤,止血埋口:三丫苦叶适量,捣烂外敷。(1-6方出自《实用中草药原色图典》)

三丫苦叶的论述

1、《岭南采药录》:“清热毒。治跌打发热作痛。”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痒。治跌打损伤,疮疡,疟疾。”3、《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感触痧气。”4、《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防治流感、流脑、乙型脑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虫蛇咬伤,疖肿,湿疹,皮炎,痔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