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篇文章
2989人浏览
为老人选择适合的助听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听力损害程度、日常生活方式、手指灵活性和视力状况、助听器类型、先进技术、品牌和预算、专业验配、佩戴和评估等,以确保其能够有效改善听力并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
1、听力损失程度:需要评估老人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越严重,所需的助听器功率就越大。轻度耳聋可以选择稍微小一点的助听器,如6-7cm的助听器;中度耳聋可以选择7-8cm的助听器,尽量选择全聋型助听器;重度耳聋和极重度耳聋则可以选择全聋型或者极重度耳聋型助听器。
2、日常生活方式:考虑老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如果老人经常处于嘈杂环境中,可能需要具有降噪功能的助听器。如果老人需要经常与人交流,那么助听器的音质和清晰度就尤为重要。
3、手指灵活性和视力状况:考虑到老人的手指灵活性和视力状况,可以选择操作简便、易于清洁和维护的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设计轻巧,通过一个弯曲的硬塑料耳钩固定在耳后,操作和维护相对容易,是一个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选择。
4、助听器类型:根据老人的耳甲腔或耳道形状,可以选择耳内式助听器或定制式助听器。这些助听器佩戴紧密,不易脱落,性能稳定,失真小,噪音低,耗电量小。
5、先进技术:现代助听器配备了诸如噪音抑制、反馈消除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声音的质量和清晰度,使老人更容易理解和接收语音信息。
6、品牌和预算:选择有实力的专业品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考虑老人的预算,选择性价比高的助听器。
7、专业验配: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检查患者耳道、耳内,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在专业验配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配,以确保助听器适合老人的听力损失情况和需求。
8、试戴和评估:在试戴过程中,注意助听器的舒适度和清晰度,确保佩戴舒适且听力改善效果显著。在试戴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评估,以确保助听器能够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
为老人选择适合的助听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可以显著改善老人的听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和助听器都是用于帮助听力受损的人士的设备,但工作原理和适用对象有所不同。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治疗。
一、人工耳蜗
1、工作原理: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医疗装置,绕过受损的部分听觉系统,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对于严重听力损失或耳聋的人,内耳毛细胞可能受损,无法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神经信号。
2、适用对象:适用于那些即使使用最强功率的助听器也无法有效帮助的极重度至全聋的人士。
3、声音质量:人工耳蜗使用者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如何解释电信号,声音的感觉与自然听力不同,但可以极大地改善沟通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助听器
1、工作原理: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放大声音并将其传入耳朵。可以帮助那些因为内耳毛细胞受损而导致听力下降的人,这些毛细胞负责将声音振动转换为大脑可以理解的信号。
2、适用对象:对于轻度至重度听力损失的人士,助听器可以提供必要的声音增强,帮助在嘈杂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对话,改善生活质量。
3、声音质量:助听器提供的放大声音更接近自然听力,但某些型号可能会引入一定的噪音。
在选择人工耳蜗或助听器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听力评估,并且需要咨询专业的听力医生或听力专家。根据个人的听力损失程度、类型、生活方式和个人偏好来决定最合适的听力辅助设备。
耳朵全聋了一般指的是耳朵完全丧失听力,佩戴助听器通常是没有效果的。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还存在极少量的残余听力,但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可能不理想。因为声音放大过度,可能会产生噪音反应,甚至对耳朵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1、助听器的适用人群: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外界的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道,如果耳朵已经完全没有听力,无论声音被放大多少倍,都无法被感知。助听器适用于平均听阈在特定范围内的儿童和成年人,比如儿童的平均听阈应为3180dB,而成人平均听阈为4180dB。这些范围是基于500Hz、1000Hz、2000Hz、4000Hz这四个频率的听阈计算得出的平均听阈。
2、全聋患者恢复听力的方式:全聋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为植入人工耳蜗,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听觉神经,直接对听觉神经产生刺激,使患者恢复听力。对于由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素导致的传导性耳聋,可通过手术修补鼓膜,或是采用鼓室成形术来恢复听力。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过听觉训练,此外,对于因缺氧引发的听力损失,可使用高压氧疗法。
对于耳朵全聋的患者来说,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从而了解听力损失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实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