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文章
926人浏览
大黄是寒性的,归脾胃经、大肠经、肝经、心包经,具有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的功效。
大黄在临床用于治疗胃肠积热、大便干结等症,还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的出血或火热上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口疮、呕血、吐血、鼻子出血、各种疔疮肿毒。
寒积便秘者,可用大黄与附子、干姜一同使用。如果属于湿热泻痢、泻而不畅这类人群,可与黄连、木香等配伍使用。
大黄属于寒性,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尽量少食用,以免伤胃,尤其是胃痛、胃寒的人群不适合服用大黄的。孕妇服用大黄有可能会引起流产;哺乳期的女性服用大黄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对大黄过敏的人群服用后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疹、瘙痒、恶心、头晕、腹痛、腹泻等。
建议经过医师的辨证,根据自身的体质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建议自行服用。
巴豆的主治病症包括寒积便秘、腹部水肿、咽炎、皮肤痈肿等,由于药效过猛,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1、寒积便秘:巴豆属于泻下药中作用比较峻烈的一种,味辛、性热,有一定的毒性,具有峻下冷积,通畅肠道的作用,因为其性热,所以常用来治疗冷积导致的便秘,以及腹胀满疼痛不适等,还适用于小儿的食积便秘等;
2、腹部水肿:巴豆除了泻下通便,还可以泻下逐水,对于腹部的水肿,也有一定程度的消除作用,现在常见的有肝硬化导致的腹水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3、咽炎:巴豆除了泻下逐水,还可以祛痰利咽,治疗痰阻导致的喉痹、咽部不适等;
4、皮肤痈肿:巴豆除了内服之外,还可以外用,可用于治疗痈肿但未破溃,可以疗疮毒、排痈肿。但是不可自行随意食用,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