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高胆固醇血症

463篇文章

45812人浏览

1 鹅肝的营养价值及危害

鹅肝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但也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如高胆固醇风险、维生素A中毒、肥胖风险及建议与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营养价值

鹅肝中含有丰富的脂类,如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适宜,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鹅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够保护视力,缓解干眼病和夜盲症,还含有维生素B2,有助于预防口角炎和皮炎等疾病。同时,鹅肝中丰富的铁元素能够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2.高胆固醇风险

鹅肝中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慎用,避免过量食用。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胆固醇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应限制鹅肝的摄入量,以免加重病情。

3.维生素A中毒

鹅肝中维生素A含量非常高,适量摄入有助于保护视力和维护皮肤健康,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急性维生素A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及视力模糊等。尤其对于孕妇和儿童,应特别注意维生素A的摄入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4.肥胖风险

鹅肝脂肪含量较高,减脂期或体重管理中的人群应避免食用。高脂肪摄入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进而引起肥胖。普通人群在食用鹅肝时也应适量,避免因摄入过多脂肪而引发肥胖及相关疾病。

5.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食用鹅肝时,建议搭配其他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平衡膳食结构。患有高胆固醇、高血脂或肥胖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孕妇和儿童应特别注意鹅肝的摄入量,防止维生素A中毒。尽管鹅肝营养丰富,但食用时需适量,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

鹅肝虽美味且营养丰富,但需合理食用,避免过量摄入引发健康问题。关注自身健康,科学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2 一天最多吃几个鸭胗

通常情况下,一天吃鸭胗的量不宜过多,建议不要超过十个。

鸭胗也就是鸭的胃部,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通常鸭胗的食用并没有什么禁忌,尤其是对于贫血的患者,鸭胗中含有的铁元素较多,可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而且对于消化不良的人,食用鸭胗可起到促进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建议长时间进食过多鸭胗,易导致消化不的良症状,如腹痛或腹胀。其次鸭胗脂肪、蛋白质的含量高,长期食用过多,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肥胖,需控制食用量,并且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总之,在食用鸭胗时需控制量,保持饮食规律、营养均衡,同时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烹饪时避免过度油腻,以免影响消化功能,若进食后存在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3 2型糖尿病进一步检查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所致,进行进一步检查可明确2型糖尿病类型及严重程度,主要包括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以及其他相关检查。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反应的是基础胰岛素水平,正常值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考虑可能存在糖尿病,建议患者复查一次空腹血糖,或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以明确诊断;

2、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检测人体对其所摄入葡萄糖的调控能力,是诊断糖尿病以及评估胰岛功能的标准方法。正常人空腹血糖7.0mmol/L,考虑可能存在糖尿病,建议患者复查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诊断;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值,正常值是3.6-6.5%。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升高2.5%-3.0%,考虑患者可能存在糖尿病。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说明患者近期血糖波动较大;

4、血脂: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脂紊乱,可以导致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因此在进行血脂检查时,可以了解是否合并有高脂血症;

5、其他相关检查:如C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作用。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规律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如果出现血糖水平异常,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4 冬季吃鱿鱼 滋阴润肤抗疲劳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胃口大开,而火锅在冬季是最不可缺的美食之一了,一说到吃火锅,哪里能少得了牛肉、鱿鱼等荤类呢!但您知道不?冬季吃鱿鱼可以滋阴润肤呢!但吃鱼要对症,鱿鱼不能乱吃。

一、食鱼要对症,鱿鱼有禁忌

冬季是大多数海鲜肉质最鲜美的季节,因此冬季吃海鲜也是许多人的乐趣之一。鱿鱼以其独特爽脆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医认为,鱿鱼性寒凉,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效,冬季干燥上火应当重视养阴,适量食用鱿鱼有助缓解秋燥,易于养生。但同时,鱿鱼也是一种发物,患有湿疹、荨麻疹以及对海鲜过敏的人应忌食。脾胃虚寒的人也应忌食鱿鱼,因为鱿鱼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后易诱发胃痛、胃胀、腹泻、畏寒等不适症状。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鱿鱼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同时还含有大量的优质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极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鱿鱼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所以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疾病以及脂肪肝患者应当适量食用,不宜过食。

二、鱿鱼胆固醇含量高就一点都不能吃?

过去有文章称“吃一口鱿鱼相当于吃40口肥肉”,许多人都会担心吃鱿鱼会不会胖?血脂不好的人是不是一点都不能碰?实际上,这是对鱿鱼的误读。的确,鱿鱼中含有的胆固醇是比较高,但同时,鱿鱼中也含有较多的牛磺酸。牛璜酸有抑制胆固醇在血液中蓄积的作用。只要摄入的食物中牛磺酸与胆固醇的比值在2以上,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不会升高。而鱿鱼中牛磺酸含量较高,其比值为2.2。因此,食用鱿鱼时,胆固醇只是正常地被人体所利用,不用过多担心。但在吃鱿鱼时最好不要再额外摄入油脂,比如吃油炸鱿鱼丝、烤鱿鱼丝等,食用煮的鱿鱼更好。

那么鱿鱼怎么做最好吃呢?欲了解相关内容点击阅读:韭菜炒鱿鱼的做法

5 男人应警惕发福后的危机

择一清晨,起床后立正站立,用软尺测脐水平线的围度,连续测三次,取平均值,这就是准确腰围了。读读这个数字,如果大于90厘米,就意味着它可能预示着不小的5个隐患。

1。腰围越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20-3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1倍;40-5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50%。

2。更易发生高脂血症。

有研究表明,腹部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高数倍。并且常常出现“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本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3。更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显示,男性腰围增粗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正常者的3.6倍;国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腹部型肥胖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臀部型肥胖者高3-5倍。并且,与腰围正常者相比,腰粗者中风后的机体恢复能力明显降低。

4。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较腰围正常者增高4倍。

有的学者提出,腰围超过标准腰围30%以上者,10年之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大为增加。

5。可能发生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

腰粗男士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达正常腰围男士的4倍之多。从另一方面来看,在2型糖尿病人中,80%都是腰围超标者。而且,超标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机会就越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