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7篇文章
260494人浏览
鳞状上皮高通常指的是在医学检查中,如尿液检查、血液检查或妇科检查中,鳞状上皮细胞的计数高于正常范围。这一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正常生理波动、局部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疾病、肺部疾病等。如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
1、正常生理波动:在健康人群中,尿液常规检查时可能发现少量的鳞状上皮细胞,这主要是由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上皮脱落所导致,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没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2、局部感染:鳞状上皮细胞偏高可能是由局部感染引起的,如膀胱或子宫颈的炎症。这些炎症会刺激鳞状上皮细胞脱落,导致计数升高。患者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炎治疗。
3、恶性肿瘤:鳞状上皮细胞偏高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征兆,如宫颈癌、肺鳞癌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病变组织刺激鳞状上皮细胞,使其计数升高。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并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4、肝脏疾病:在血液检查中,鳞状上皮细胞高可能提示存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鳞状上皮细胞的功能和计数。
5、肺部疾病:鳞状上皮细胞高还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如肺癌、食管癌等。这些疾病可能由于病变组织的刺激作用,导致鳞状上皮细胞计数升高。
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诊断,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等,以促进康复。
女性体检CT检查可以全面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女性体检CT最好检查头部、胸部、腹部、盆腔和颈部等部位。
1、头部:检查是否有脑部肿瘤、出血或其他病变。
2、胸部:评估肺部健康,检测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3、腹部:观察肝脏、胆囊、胰腺、肾脏等器官有无异常,如肿瘤、结石等。
4、盆腔:检查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发现肿瘤、炎症等病变。
5、颈部:观察甲状腺等颈部器官,诊断相关疾病。
在进行CT检查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前期准备,如需要时进行空腹或排除体内气体。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配合呼吸指令。虽然CT检查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诊断工具,但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需,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
ttf1一般指的是TTF-1,为甲状腺转录因子1,其为阴性,无法明确其意义,只能说明癌细胞不是来源于肺腺泡上皮或甲状腺滤泡,但并不证明不是癌症。
TTF-1主要表达在肺、甲状腺上皮细胞和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起源、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阴性只是说明癌细胞不是来源于肺腺泡上皮或甲状腺滤泡,但不能说明无癌症。如在正常甲状腺及良性腺瘤中表达多,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中表达少,未分化癌一般不表达。在恶性甲状腺病变中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强度也会加强,且复发几率高。当TTF-1在肺癌中表达呈阳性,说明癌细胞可能来源于肺腺泡上皮细胞或甲状腺滤泡细胞,阴性说明来源于其他部位的腺上皮细胞,不能说明无癌。
单纯的TTF-1阴性不能明确意义,需去肿瘤内科进行相关部位的CT以及活检来确诊,若存在癌症情况需及时给予治疗。
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参考值为0~5mIU/ml。如果检测结果少于5mIU/ml,是阴性反应,不是怀孕,若检测结果超过5mIU/ml,是阳性反应,可能是怀孕了。所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9mIU/ml,不是怀孕。
不同性别和生理状态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值存在差异。对于男性及未绝经的女性,其数值通常为0~5mIU/ml,所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9mIU/ml相对较低,不能确定为怀孕。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几乎仅有滋养细胞所产生,男性及未受孕的女性,其垂体也可少量分泌,但是分泌的比较少。育龄期女性排卵期有性生活,而没有任何避孕措施,排卵后第7~10天到医院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查,若检测水平呈明显升高或隔天翻倍,通常考虑和怀孕有关。女性排卵后的第5~6天开始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之后隔天翻倍生长,至妊娠8~10周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大于5mIU/ml可能是怀孕了,但是不能确定是宫内孕还是宫外孕。此外,当出现滋养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生殖细胞肿瘤、肝癌、肺癌等疾病,因机体病变导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也会引发人绒毛膜出现激素指标阳性,使其数值升高。
若发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数值升高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到医院妇科就诊,排除是否否怀孕还是病理因素导致。查明原因后遵医嘱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喉咙咳痰有血不一定是癌症,不能单纯根据咳痰有血症状来判断是否出现了癌症。
喉咙咳痰有血跟很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出现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后,都可能会对喉咙黏膜造成刺激,导致黏膜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现咳痰有血症状,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因素,临床上出现喉癌、胃癌、肺癌等疾病后也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症状,因此并不能单纯根据喉咙咳痰有血来判断是否出现癌症。
若有出血症状出现,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例如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通过此类检查一般可以了解有无产生占位性病变,从而判断是否出现癌症。若是出现了癌症,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避免癌细胞扩散。平时需放松心态,多观察个人身体症状,有咳痰咳血等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