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篇文章
58687人浏览
顽固性舌苔厚腻不退,考虑是脾胃湿热、脾肾阳虚等引起的,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调理、生活调理缓解症状,具体如下:
1、脾胃湿热:平时饮食不节,经常进食太多肉类、油腻的食物,导致肠胃积滞,所以出现顽固性舌苔厚腻、纳少厌食、腹胀、嗳气等症候,可以服用复方黄连素片、黄疸茵陈颗粒等药物清利湿热,改善症状,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量多次进食,给胃肠道减轻负担。
2、脾肾阳虚:脾肾久病容易诱发脾肾阳虚,表现为舌苔白厚腻,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复方补骨脂颗粒等中成药调理。
顽固性舌苔厚腻,平时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放松心情。饮食不要进食寒凉、滋腻厚重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症状。
中医把肥胖分为胃热滞脾、脾虚不运、痰湿内盛、脾肾阳虚等几种类型,具体如下:
1、胃热滞脾: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腹胀、面红口苦、胃痛嘈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需要清胃泻火、佐以消导治疗,遵医嘱以小承气汤合保和丸治疗。
2、脾虚不运: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治法以健脾益气、渗利水湿为主,方药用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3、痰湿内盛:形盛体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壅盛、头晕目眩、口干而不欲饮、神疲嗜卧、苔白腻、脉滑,治法以燥湿化痰、理气消痞为主,以导痰汤或苍附导痰汤加减。
4、脾肾阳虚: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嗜卧、气短乏力、便溏、自汗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尿昼少夜频、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法以温补脾肾、利水化饮为主,可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没有特定一味药专治中焦不通上热下寒。中焦不通上热下寒是一种中医症状,可能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湿热内蕴和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措施。具体如下:
1.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不足,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导致中焦不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可采用健脾益胃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胃功能。
2.饮食不节:饮食习惯不规律,过度饮食生冷食物,导致脾胃受损,引起中焦不通。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生冷食物,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
3.情志失调: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导致中焦不通。学会放松心情,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4.湿热内蕴:体内湿热过重,阻滞脾胃功能,导致中焦不通,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解毒汤,清理体内湿热。
5.脾肾阳虚: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中焦,导致中焦不通,上热下寒。可遵医嘱服用温补脾肾的药物,如附子理中汤,温煦中焦,缓解症状。
为了缓解和预防中焦不通上热下寒的情况,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情绪管理,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体内湿寒的原因一般分为外部寒湿的刺激以及内部寒湿的困扰,因此治疗也有一些不同。
1、外寒:对于一部分人群喜欢吃过多的寒凉食物,较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的刺激中,外感寒湿之邪,进入人体,导致蓄积在人体内出现寒湿留着不易排出,就出现了体内寒湿的体质及症状。
2、内寒:是指本身就有脾肾阳虚等病机导致的,机体平素脾肾阳气不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温煦摄纳,脾肾阳气不足以后,失去了温运水湿的作用,故导致了寒湿的内生。
体内湿寒的症状常见的有畏寒肢冷、肢体困重、大便黏滞不爽、腹部胀满等等,治疗常可选用参苓白术颗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平时可以喝一些小米粥、红豆薏米汤等调理脾胃祛湿,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多晒太阳等等。
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一般是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中药方剂的加减进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以及会阴部不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1、湿热下注型:患者可出现小便灼热、淋漓涩痛、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正散加减进行治疗,如车前子、木通、瞿麦、萹蓄等;
2、气滞血瘀型:患者可出现小腹胀满疼痛,或有刺痛感,按之则痛减,常伴有胸胁胀闷不适,情绪抑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如桃仁、红花、当归等;
3、肝郁肾虚型:患者可出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丸加减进行治疗,如熟地黄、山药等;
4、脾肾阳虚型:患者可出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合右归丸加减进行治疗,如肉桂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多饮水,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应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