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篇文章
30466人浏览
发烧在医学上通常指发热,10岁孩子发热抽搐属于高热惊厥,发病因素可能包括遗传原因、癫痫、颅内疾病等,可以通过尽早诊断、药物治疗、对因治疗等进行干预。
一、发病因素
1、遗传原因:如果家长在儿时发生过高热惊厥,那孩子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也比较高。
2、癫痫:在分娩时挤压和家族癫痫史的影响下,儿童发热引发癫痫的可能会提高。
3、颅内疾病:如果儿童存在颅内肿瘤或颅内感染等基础疾病,有可能因为脑膜刺激症出现呕吐抽搐的情况。
二、干预措施
1、尽早诊断:有可能的遗传史和神经系统病史,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2、药物治疗:需要及时使用退热药物,降低体温,避免抽搐进一步发展。
3、对因治疗:对于明确的病因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的抗炎治疗或手术治疗。
小儿清热化痰栓不属于西医退烧药的范畴,其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功效的中成药,也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小儿清热化痰栓为中成药,其含有人工牛黄、水牛角、忍冬藤、连翘、黄芩甙、大黄、石膏、青礞石、平贝母、竹叶、甘草等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内盛、肺气不下引起的咳嗽喘息、痰黄黏稠、便秘溲赤、高热惊厥等病症,其中含有牛黄、水牛角、石膏等中药均具有解热、退热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高热。
小儿清热化痰栓通过直肠给药,有助于药物吸收,可以较快起效,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中含有寒凉药物较多,若患儿平时脾胃虚弱,常出现腹泻等症状,不建议应用。若患儿体温较高,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小孩发烧40度是指小孩发热到40℃,出现脚发冷,通常可以用手搓手脚、解开衣物散热,或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等。
1、用手搓手脚:小孩发热到达40℃时已经到达高热的温度,因为长时间高热会对身体器官造成损害,机体为了保护重要的器官,可能会减少器官的血液供应,四肢末端血液循环不畅通,所以出现手脚发冷。家长可以用手搓小孩的手和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散热降温。
2、解开衣物散热:小孩发热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身体属于比较烫的状态,需要解开衣物帮助散热,不能够采取捂的方式,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散热不正常,可能温度越升越高。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因为体温40℃属于高热,为了避免小孩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
除以上常见方法外,还需要增加水的摄入、调节室温,或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温水擦拭皮肤、额头贴退热贴等,促进退热。也可及时就医,通过静脉滴注药物的方式退热。
儿童支原体感染一般会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咽喉疼痛、胃肠道症状、其他症状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发热畏寒:儿童支原体感染后,常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一般在37°C至41°C之间,多数患儿体温在39°C左右。发热可能会持续数天,具体时间与儿童的体质和感染程度有关。同时,患儿可能还会伴有畏寒的症状。
2、咳嗽:咳嗽是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只是干咳,与百日咳相似,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伴有黏痰或白色清痰。咳嗽有时会比较剧烈,甚至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喘憋和呼吸困难的情况。
3、咽喉疼痛:患儿可能会感到喉咙部位特别疼痛,导致出现厌水、厌食的现象,甚至可能声音嘶哑,出现精神萎靡的状态。
4、胃肠道症状: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患儿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5、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眼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皮疹(如红色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等)、惊厥和昏迷(高热惊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以及关节痛(关节炎、肌痛等)等症状。但需要注意,这些症状并非每个感染支原体的儿童都会出现,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
当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同时,家长也应注意给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均衡的饮食,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预防支原体感染的发生。
发烧即发热。一岁幼儿发热39度,可以采用温水擦拭、饮食结构调整、多喝水、药物等方法改善症状。由于每个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存在差异性,建议谨遵医嘱治疗。但有时还需要先明确引起高热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具体介绍如下:
1、温水擦拭:可以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起到散热的作用,进而达到降温目的。
2、饮食结构调整:建议适当的给一岁幼儿吃一些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菠菜、香菇、黄豆、坚果等,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
3、多喝水:在发热期间还需要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避免脱水。
4、药物治疗:当一岁幼儿的体温在39度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治疗,比如复方锌布颗粒、
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以免体温继续升高而诱发高热惊厥。
5、治疗原发性疾病: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幼儿发热39度,还需要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具体用药需在医生医嘱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