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无尿

444篇文章

56461人浏览

1 孕16周,肚子很胀没有尿意正常吗

肚子一般是指腹部。孕16周,腹部很胀没有尿意,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或饮食因素引起的正常表现,也可能是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肠炎等疾病引起的不正常表现。

一、正常表现:一般是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或饮食因素引起

1、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怀孕以后,孕妇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增高,可引起盆腔组织充血,膀胱空虚,可出现腹胀、无尿意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2、饮食因素:孕妇大量吃黄豆、红薯、黑豆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肠道内充满气体,就会出现腹胀,没有排尿感。需要加强饮食调理,症状可自行缓解。

二、不正常表现:怀孕16周,胎儿发育比较小,没有压迫膀胱,所以可能没有尿意,但是出现了腹胀,可能是下列疾病引起的表现。

1、消化不良:食物在消化道内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酵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胃肠功能紊乱:孕妇受到精神及心理因素、生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炎:细菌侵袭肠道黏膜,局部充血、水肿、渗液,可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胀、稀便或稀水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盆腔炎、尿路梗阻、卵巢囊肿、卵巢癌等可引起该情况。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2 脚后跟疼痛是尿酸高吗

脚后跟也就是足跟。足跟疼痛不一定是由于尿酸高引起的。虽然尿酸高可以引起足跟疼痛,但引起足跟疼痛的情况还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跟腱炎、跟骨脂肪垫萎缩等。具体分析如下:

1、强直性脊柱炎:高发年龄与人群和痛风相似,有一部分患者以足跟疼痛起病,但这部分患者尿酸水平一般正常,HLA-B27阳性,同时存在骶髂关节的损害,与痛风性关节炎还是比较容易鉴别的。

2、跟腱炎:会出现跟腱部位红肿、疼痛、张力较大、紧张等症状,可以通过尿酸值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3、跟骨脂肪垫萎缩:如长期过度活动或站姿不良,会导致足跟周围软组织损伤或局部骨质骨折,会出现足跟部疼痛,疼痛多呈深部、无放射性,集中于跟骨结节中央承重部位。必要的时候可以行双能CT检查,明确足跟周围关节及组织有无尿酸盐沉积。

尿酸增高时,尿酸盐析出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可以表现为足跟疼痛,但并不是足跟疼痛就一定是痛风导致的。此外,下肢骨肿瘤等也可能会出现该症状。建议患者先到医院明确病因,再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针对病因的治疗,不要自行盲目治疗。

3 休克一定会昏迷吗

休克不一定会导致昏迷。休克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可以分为休克早期、休克期和休克晚期。休克的前两个时期,一般不会出现昏迷症状,但在休克晚期,患者可能会陷入严重昏迷。具体介绍如下:

1、休克早期:也称为微循环缺血期,患者一般表现为精神紧张或烦躁,可能出现脉搏细数、脉压缩小、面色苍白、少尿、四肢冰冷、出冷汗等表现,若得处理得当,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2、休克期:也称为微循环淤血期,会出现血压明显降低,患者多表现为神志淡漠、少尿或无尿、皮肤发绀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

3、休克晚期:也称为微循环衰竭期,患者会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陷入严重昏迷,同时还可能伴随心、脑、肾等多个器官功能障碍。

一旦出现休克要立即送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同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对症处理,防止病情加重,造成严重后果。

4 饭后测尿酸多少算正常

正常人血尿酸水平,女性不高于357umol/L,男性不高于428ummol/L,饭后可能导致尿酸水平较空腹时升高,但不应高于正常范围。

如果血尿酸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即考虑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约有10%左右的高尿酸血症可发展为痛风。

一旦发现血尿酸轻度增高,需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不熬夜,同时还需注意控制体重,尿酸水平可能会恢复到正常,如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或通过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善仍不能恢复正常,选择合适的降尿酸药物治疗。目前应用较多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非布司他及别嘌醇。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苯溴马隆应用前需要筛查有无尿路结石,结石的患者不建议应用,而别嘌醇可能会因过敏出现剥脱性皮炎等严重副反应,所以降尿酸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新生儿脱水有什么症状

新生儿脱水的症状和脱水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轻度脱水,一般无明显症状。如果是中度脱水,可能导致精神差、口唇干裂等症状。如果是严重脱水,可能会导致意识障碍、心率增快等症状。具体介绍如下:

1、轻度脱水:新生儿发生轻度脱水时,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家长可能会感觉新生儿的小便量有所减少。

2、中度脱水:新生儿发生中度脱水时,体内的电解质有所流失,会导致新生儿精神差、口唇干裂、反应差、皮肤干燥,且小便量明显减少。

3、重度脱水:如果新生儿发生重度脱水,症状往往比较明显,会出现意识障碍并伴随着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小便量过少,甚至是无尿。

新生儿出现脱水的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补水,例如静脉补充液体以及电解质,避免脱水对身体造成损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