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篇文章
19014人浏览
一般情况下,石斛功效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降低血脂、补虚养身,禁忌人群有孕妇、脾虚便溏者、痰湿体质者、阳虚体质者。
一、功效
1、免疫调节:石斛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
2、抗氧化:石斛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苯丙素类、多糖等,具有广泛的抗氧化作用,有利于防止细胞氧化损伤。
3、降低血脂:石斛被认为是一种滋补养身的佳品,具有滋阴补肾、养胃生津、补肝养血等功效。
4、补虚养身:石斛中的多种成分可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二、禁忌
1、孕妇:由于石斛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孕妇及哺乳期的女性应慎用或避免使用,以免导致胎儿损伤或不适。
2、脾虚便溏者:石斛具有润燥补阴的功效,如果脾胃虚弱,治疗便溏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痰湿体质者:石斛本身有较强的滋阴润燥作用,如果体质偏痰湿者,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痰湿重化。
4、阳虚体质者:由于石斛性质温润,适合肾阴虚弱,而阳虚体质则不宜过多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石斛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中,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证明。此外,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出现不适时,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药敏试验等检查,然后治疗,日常注意清淡饮食。
阴虚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和制约阳热,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证候。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想要30秒自测阴虚还是阳虚,可以通过观察舌象、面色、精神、生活习惯、疾病特点等方式初步判断,但具体的诊断还需及时就医,由专业的中医大夫进行明确诊断。具体如下:
1、舌象:阴虚者,舌质偏红,舌形瘦,苔少;阳虚者,舌质淡嫩,舌形胖。
2、面色:阴虚者,常见颧红;阳虚者,面色晄白。
3、精神:阴虚者,潮热心烦;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疲惫。
4、生活习惯:阴虚体质的人脾气比较暴躁,常常因为小事而生气,偏爱于喝冷饮;阳虚体质的人懒言少语,不喜欢运动,偏向于喝热饮。
5、疾病特点:肾阴虚者,腰膝酸软;肾阳虚者,腰膝冷痛。
建议阴虚者多吃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莲子、枸杞子、黑木耳等。阳虚者可以多吃温性食物,如羊肉、韭菜、桂圆、生姜、辣椒等。
双黄连口服液能抵抗病毒吗
新华社报道:“
消息一经发布,很多人立即沸腾了!瞬间,包括淘宝、京东等网店,双黄连均已断货!
那么,双黄连口服液真的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吗?
我的观点是:没有。理由如下:
一则,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有是证则用是药。未经辨证而用药,肯定不合适。
二则,双黄连口服液内含双花(即金银花)、黄芩、连翘,这几味中药都是苦寒的,苦寒最伤阳气。若体内有热毒炽盛,用之当然有效。若无热毒而滥用,恐怕清的是阳气,害的是人体健康。
三则,今时不少人偏于阳虚,表现为面色无华,手脚冰冷,易腹泻,畏寒等症状,若再滥用双黄连口服液,则会加重阳虚体质,甚至导致疾病。
四则,双黄连口服液是治疗用药,不是预防用药。治疗要解毒,而预防要扶正。何为正气?从中医来分析,是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状态,越是平衡,就越健康。而双黄连口服液性味苦寒,会伤损阳气,导致以上平衡失调,让人正气受损,反而更不健康。
五则,注意看报道的关键字眼:“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什么叫抑制?就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若体内有病毒感染,才可能去抑制这个病毒,若没有病毒,抑制什么呢?
六则,双黄连口服液也有副作用。2013-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双黄连口服液的药品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或者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反应。
注意看,这些不良反应都是苦寒伤阳,导致营卫失调,胃气不降,脾阳下陷的反应。
所以,不要去抢购双黄连口服液,那是治疗用药,滥用最伤人体阳气。
另外,再如清热灵颗粒(黄芩、连翘、大青叶、甘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金花清感颗粒(金银花、浙贝母、黄芩、牛蒡子、青蒿等);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所有这些中成药都是由苦寒中药组成,都有清热解毒之功。这些都是治疗药,不是预防药。请读者朋友千万别滥用。
总之,不懂中医真的很可怕。懂了中医,心中淡定、怡然、平和,绝无恐慌。然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这才是正确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会开空调制暖,但是待在空调房久了也还是怕冷,是怎么回事呢?专家表示,阳虚体质在城市人群、知识分子、白领、女性多见,可能与长期处于空调房环境以及体力劳动少有关。
阳虚体质通常表现为:怕冷,面色偏白,体型偏瘦弱,容易出汗,不耐体力劳动;面部易长斑,咽部常有不适,肩背部不适,易得胃肠病,一吃凉的或吹冷风就腹泻,大便不成形,腰酸,性欲低下,易痛经,月经周期延长。若要帮阳虚体质找一个代言人,应当是林黛玉,弱不禁风,面色苍白,神情抑郁。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表面看起来像是上火的症状,如长期口腔溃疡、失眠、烦躁、面部长痤疮等,其本质也可能是阳虚,中医理论称之为“真寒假热”。真寒假热的判断需要经验,一般而言,内外不符信内,上下不符信下。如口腔溃疡、口苦、咽痛,好像是热证,但大便稀、双足冷,上热下寒,则下症多为本质,是阳虚。有的人皮肤红、关节热,似乎为热证,但怕冷,喜热饮,舌质淡,则辨为阳虚寒证。另外,小儿体质不佳,眉鼻部青白色暗,多源于用药过多,伤及阳气,也属于阳虚。
阳虚体质的人如何调理呢?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等。特别是女性月经期间忌食冰冷,这一点必须遵守。阳虚者要避风寒,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
阳虚体质的人最适宜的中药是桂枝。经典方为桂枝汤,其中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看似简单,却是中医学最经典的处方之一。另外,黄芪桂枝五物汤、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八味地黄丸等,也可根据情况选用。
喝水对身体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每个人喝水的习惯有不同。有人总是抱着水杯喝个不停,还有人喝口水能管大半天等等。除了自身习惯,这当中有什么学问呢?
中医介绍,了解一个人的饮水多少、喜冷喜热等,是判断其身体状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水的不同需求,也是自身体质的外在表现。
口渴多饮
有的人总是口渴、咽干,觉得水没喝够,大冷天也想喝凉水甚至冰水。中医认为这类人一般属于阴虚体质,多由热证、燥证引起,或汗、吐、下利太过伤及津液所致。睡眠不足、出汗太多、常吃烧烤白酒等燥热食物,都会耗损体内津液导致阴虚。因此,这类人一方面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别太猛、衣服别太厚,以避免汗液过多流失。另一方面,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多食用辛辣食物,按时作息,“锁”住体内津液。
口渴不多饮
还有一些人,虽然时常口渴,但很少主动找水喝,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水。这样的人多属痰湿体质,由于“痰饮内阻,水湿不化”,虽然口渴,但并不想喝水。他们常感觉身体倦怠,腰腿部沉重,容易疲劳,汗液黏腻,小便也较混浊。生活中,这类人要注意调理脾胃,适当补充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白萝卜、薏米、扁豆等。不要一次喝大量水,而应该分次慢慢喝,或用薏米汤、茶水等代替白开水。
口不渴不欲饮
有些人天生对喝水“没兴趣”,既不容易口渴,也不想喝水。该种情况多见于阳虚体质或气虚体质。这种人体内常会气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乏力,因此很少感受到口渴。这类人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饮食上多吃甘温的食物,如羊肉、山药、香菇等,少碰生冷食物。阳虚的人可适当煎一些人参汤代水喝,气虚的人可用白术或党参煮汤代替白开水。
以上几种喝水情况可以判断出不同的体质,了解自己的体质对于保健养生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