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运动神经元病

50篇文章

5766人浏览

1 塌肩是什么肌肉瘫痪

瘫痪一般指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所导致的随意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塌肩可能是三角肌肌肉瘫痪、斜方肌瘫痪、大圆肌瘫痪等导致的。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也存在差异性。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三角肌肌肉瘫痪:由于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等原因,可能会影响到腋神经,导致三角肌的麻木或者是瘫痪,一般可出现肩部有明显的疼痛感、局部压痛感、叩击痛阳性,而且还可能出现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功能障碍等情况。

2、斜方肌瘫痪:指的是脊髓副神经损伤导致的斜方肌无力,通常是颈背外伤、上肢外伤等原因导致,患者可出现无法自如抬头、伸展双臂等不适,情况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

3、大圆肌瘫痪: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所覆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的背面,具有后伸、内旋、内收肩关节的作用,当出现肌肉瘫痪后,可导致肩胛下神经支配受损,出现姿势异常、运动系统异常、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等。

此外,小圆肌瘫痪等也可导致该症状出现。如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 肌肉跳动是什么原因

肌肉跳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由过度劳累、电解质失衡、压力和焦虑、药物副作用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包括生理和病理原因。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过度劳累:肌肉在长时间的运动或劳累后,容易出现不自主的跳动。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以进行热敷或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通过减少运动量和增加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2.电解质失衡:体内电解质如钾、钠、钙等水平失衡会导致肌肉跳动。补充适量的电解质,可以通过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摄入富含这些元素的食物来调整。常见的富含钾、钠、钙的食物包括香蕉、橙子、牛奶和绿叶蔬菜。

3.压力和焦虑: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也会引起肌肉跳动。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或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肌肉跳动作为副作用。如怀疑药物引起,应咨询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种类。

5.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运动神经元病或多发性硬化,会导致肌肉跳动。需在神经科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为了缓解和预防肌肉跳动,我们应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缓解压力,并在必要时进行医疗检查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应对身体不适,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小孩仰头睡觉什么原因

小孩仰头睡觉,通常是因为睡眠习惯、枕头不合适、肌张力异常等导致。如果仰头睡觉引起不良反应,需要及时纠正,必要时可以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1、睡眠习惯:每个小孩睡觉的姿势是不相同的,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形成习惯,有的小孩仰着头睡觉,仰头睡觉能让小孩全身放松,睡眠质量比较高。如果对小孩的颈椎造成影响,需要及时给予纠正。

2、枕头不合适:小孩睡觉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枕头,如果枕头过高可能会出现仰头的现象。可以根据小孩的年龄调整枕头的高度,有利于颈椎的发育。

3、肌张力异常:如果小孩肌张力不足,有可能会影响到颈部肌肉的收缩,出现睡觉仰头的现象,还会反复出现肌肉不受控制的抽搐和痉挛,经常出现怪异的姿势。一般小孩的肌张力异常和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适当补充营养,保持营养均衡。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还有可能存在缺钙、咽部异物、脑炎、运动神经元病、骨骼发育异常、癫痫、抽动症、脑性瘫痪等。如有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做相关排查和治疗。

4 巴氯芬片效果怎么样 巴氯芬片效果好吗

巴氯芬片效果好吗

巴氯芬酸片是解痉药物,是作用于脊髓的骨骼肌松弛剂,镇静剂,目前在临床中主要可以用于缓解一些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比如像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还可以用于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等。

具体的使用,我们可以咨询医师,药物口服吸收是比较迅速的,一般服用的用量是推荐的起始剂量5mg,每天使用3次,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比如会出现嗜睡。

,

另外可能会出现恶心,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胃肠道的反应,比如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偶尔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血管功能降低,要注意如果出现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要禁止使用药物。

5 巴氯芬片一般吃多久 巴氯芬片成人吃多少

巴氯芬片成人吃多少

巴氯芬片为中枢性肌肉松弛药。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型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那么巴氯芬片一般吃多久?巴氯芬片吃多久见效?

巴氯芬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1、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型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可以服用巴氯芬片来治疗疾病。

巴氯芬片一般吃多久、吃多久见效都是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服药时,遵医嘱服用即可,不要对比别人的用量擅自更改。

巴氯芬片服用方式为口服。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5mg,每日3次,后逐渐增加剂量,每隔3天增服5mg,直至所需剂量,但应根据病人的反应具体调整剂量。对本品作用敏感的患者初始剂量应为每日5-10mg,剂量递增应缓慢。常用剂量为每日30-75mg,根据病情可达每日100-120mg。

儿童:每日剂量为0.75-2mg/kg体重。对10岁以上儿童,每日剂量可达2.5mg/kg体重。通常治疗开始时每次2.5mg,每日4次。大约每隔3天小心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儿童个体需要量。推荐的每日维持治疗量如下:12个月-2岁儿童:10-20mg。2-6岁儿童:20-30mg。6-10岁儿童:30-60mg(量70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