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篇文章
39241人浏览
多囊卵巢综合症也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以及胰岛素抵抗症状、高雄激素症状、不孕症等。具体介绍如下:
1、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较为典型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推迟、月经量减少、月经淋漓不尽,也有的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严重时甚至出现闭经。
2、胰岛素抵抗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黑棘皮症、肥胖等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多囊卵巢综合征50%以上患者的肥胖是向心型的肥胖。
3、高雄激素症状: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卵巢大量分泌雄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雄激素增高,因此可能会出现多毛、长痤疮、脱发等现象,面部及胸背部油脂分泌增多、毛孔粗大及头皮瘙痒等症状。
4、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排卵稀少,或者是不排卵,甚至是排出的卵子质量不好,因此有可能会导致不孕症。
此外,多囊卵巢综合症由于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比较高,还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诊断该疾病不能只根据症状做判断,需要结合女性是否有卵巢多囊状态或有高雄激素症状,以及抽血检查到雄激素增高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口服药物及手术治疗等。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临床常用口服药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对于无排卵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者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无生育要求者,可进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或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具体治疗方式建议遵医嘱。
2型糖尿病面部特征,通常有面色发红、毛孔粗大、面部皮肤瘙痒、多饮多食等。但面部特征不仅仅局限于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也有相似的面部特征。如果出现这些面部特征,建议及时前往内分泌科就诊,明确诊断。
1、面色发红: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较高,高血糖会刺激血管,促进血管硬化,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会导致患者出现面色发红的特征;
2、毛孔粗大:2型糖尿病患者会合并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液循环不畅,在微血管的作用下,造成面部毛孔粗大的特征;
3、面部皮肤瘙痒: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合并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等,导致血液营养不足,或者由于血糖升高刺激神经,导致面部皮肤瘙痒的特征;
4、多饮多食:由于患者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利用供能,使身体缺乏能量,从而出现多饮多食的特征;
5、其他:2型糖尿病患者还会有多汗、视力下降、伤口愈合速度缓慢、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但上述症状也不是2型糖尿病特有的特征,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也有可能出现此类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也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先检查一下血糖水平。如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建议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高糖、高油食物,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2型糖尿病面部特征,通常有面色发红、毛孔粗大、面部皮肤瘙痒、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特征。但仅通过面部特征并不能确诊糖尿病,想要确诊糖尿病,还需要结合血糖检测进行分析。
1、面色发红: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较高,会刺激血管扩张,出现面色发红症状;
2、毛孔粗大:2型糖尿病患者会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从而导致毛孔粗大的现象;
3、面部皮肤瘙痒: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多汗的症状,从而引起面部皮肤瘙痒的特征;
4、多饮、多食: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吸收,转移至细胞内,产生饥饿感,因此出现多饮的特征;
5、多尿:由于尿液中含糖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导致水分大量进入尿液,引起排尿增多的特征;
6、体重减轻: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导致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体重减轻的特征;
7、其他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无力或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物,比如阿卡波糖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面部特征,通常有面色发红、毛孔粗大、面部皮肤瘙痒、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特征。但仅通过面部特征并不能确诊糖尿病,想要确诊糖尿病,还需要结合血糖检测进行分析。
1、面色发红: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较高,会刺激血管扩张,出现面色发红症状;
2、毛孔粗大:2型糖尿病患者会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从而导致毛孔粗大的现象;
3、面部皮肤瘙痒: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因此会刺激中枢神经而引起神经病变症状,导致出现面部皮肤瘙痒的症状;
4、多饮、多食: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量相对减少,导致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被身体有效利用,为满足身体需求,会刺激大脑产生口渴感,出现多饮的症状;
5、多尿:由于血糖升高会刺激肾脏产生大量的尿液,从而引起排尿增多的症状;
6、体重减轻: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会消耗人体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体重减轻的症状。
但仅通过面部特征并不能确诊糖尿病,如果想要确诊糖尿病,需要结合空腹血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进行分析。确诊糖尿病后,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或者格列本脲等药物进行治疗。
生理期是影响女性皮肤的关键因素,由于内分泌处于活跃期,容易出现紊乱,所以常常有些人在月经期间皮肤变得油腻、毛孔粗大、发黄等等,但其实只要护肤手法把握得好,就能避免这些坏状况,让您告别暗黄。
遵循生理周期规律来养颜护肤,这是保养的关键,认为“生理期皮肤会变糟”是正常现象而忽视了保养,您的皮肤将会越来越暗淡无光,越来越快衰老。
时段1:生理期前一两天
皮肤特征:
1、皮脂腺分泌明显旺盛,导致油脂过多
2、肌肤光泽度下降、失去透明感
保养招数:护肤程序和护肤品要减少一些
皮脂分泌旺盛不但会导致皮脂阻塞毛细孔,同时容易形成麦拉宁色素,使黑斑点大量增加。当您发现经前一两天油脂分泌突然变得旺盛,那么您要改变一下自己正在使用的保养品,换上一些有去油作用的,在油脂较多的T字部位可比平时多涂一层平衡油脂分泌的精华素。
时段2:生理期中
皮肤特征:
1、敏感性增强,容易长痘痘粉刺
2、脸色暗黄,毫无气色
保养招数:低刺激护肤品+轻度去角质
经期皮肤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保养要从减少刺激和降低营养两个方面着手。
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尽量使用不易导致过敏反应的,或平时使用过而无过敏反应的化妆品。
这个时期细胞脱落和更新得比平时快,所以要轻度去角质,避免皮肤变得暗黄,用油性较足的洗面奶来清除废弃角质可降低对皮肤的刺激。
时段3:生理期结束后7天中
皮肤特征:
1、皮肤开始恢复弹性
2、能够快速吸收养分
保养招数:抓紧机会深层去黄气
在经期结束之后的一个星期中,是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旺盛的时期,也是肌肤新陈代谢最快速、吸收养分最好的时候。
不妨抓紧这几天,给肌肤做更深层的养分补给,大胆使用高品质的营养品,如美白面膜、活肤面膜、高机能保湿精华等,美白去黄效果比其他时段更好更明显,让肌肤从里到外透出明亮、白皙,轻松告别肌肤暗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