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结直肠癌

150篇文章

17852人浏览

1 女生做什么手术需要住院一个月

一般需要住院一个月的手术多为大手术,比如骨折、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疾病进行手术治疗,住院的时间会比较长。而每个女生的情况不同,不能单纯的根据需要住院一个月来判断所患的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由于撞击、跌倒等原因引起的,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以发现骨断裂错位的情况,一般患者可出现骨折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通过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该手术方法对于机体的损伤比较大,所以住院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2、子宫内膜癌: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加盆腹腔淋巴结清扫,由于手术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尤其是手术后辅助化疗同时进行者多需要住院一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

3、宫颈癌:宫颈癌属于较大的手术,对于早期的宫颈癌可做根治性子宫或广泛子宫切除手术,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和部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或清扫术,同时还需要进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住院的时间也会延长。

除上述手术外,脑卒中、颅底肿瘤、胃癌根治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等,住院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当患有某些疾病后,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住院的天数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异。

2 卵巢癌是什么原因引起

卵巢癌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妇科疾病因素、生育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配合医生通过手术或是放疗等方法治疗。

1.遗传因素:遗传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分别高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时,亲属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也会增高。约20~25%的卵巢癌患者有家族史,家族聚集性卵巢癌主要上皮性癌为主。

2.内分泌因素:女性的卵巢反复排卵会对上皮细胞组织造成损伤,反复损伤可能增加卵巢癌的风险。初潮早、绝经晚、无生育史及应用促排卵药物等都会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雌激素和雄激素可能对卵巢上皮细胞有刺激作用,增加患癌风险。

3.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含量有关。

长期接触射线、毒物,如补鞋胶水、金属化合物等易引起基因突变,导致卵巢癌。

4.妇科疾病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风险率增加有关。

5.生育因素:终生未生育女性罹患卵巢上皮性癌的风险是已生育女性的2倍。

卵巢癌早期可配合医生通过开放性手术的方式切除,中晚期可配合医生通过放疗或者化疗等方式治疗。

3 女性直肠癌早期表现

直肠癌早期可能出现的表现有体重减轻、肠道刺激症状、肛门疼痛或不适、肠梗阻症状、直肠出血等。如出现此类症状,请及时就医。

1、体重减轻:没有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大肠癌引起的全身性症状之一。由于癌症的消耗性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这是不容忽视的。

2、肠道刺激症状:患者可能会经历频繁排便的感觉,即使排便量不多,也会感到肛门或直肠内有强烈的排便冲动。此外,还可能出现持续腹泻或便秘,甚至是两者交替出现的异常情况。

3、肛门疼痛或不适: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压迫肛门或直肠周围的神经,导致疼痛或不适的感觉。这种疼痛通常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在排便时加剧。

4、肠梗阻症状: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可能会堵塞肠道的通道,导致腹胀、腹痛和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部分或完全肠梗阻的表现。

5、直肠出血:患者可能会在排便时发现粪便中带有血液,或者出现黏液血便的情况。这种症状的出现应引起高度警惕,因为可能是癌症病变的一个迹象。

女性在日常生活,应建议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以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可能性。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4 八类人群定期筛查可防肠癌

定期体检,排查疾病是预防大病的关键。肿瘤学科的专家指出,定期接受防癌体检、筛查癌症,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癌症。尤其是以下八类人群,更要积极排查,预防肠癌。

结直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发展为癌症;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

专家介绍,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癌。建议以下八类人群早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以上八类人群一定要积极防治疾病,定期筛查,有效预防肠癌。更多关于癌症的内容,

5 女性慢性自杀 长期熬夜=癌症

癌症在没有患上之前没觉得有那么可怕,但是对于患上的人来说犹如一场生命终结前的噩梦,时时反省自己的生活,会发现其实癌症一直就在他的身边潜伏,是自己的哪些习惯爆发了癌症的“怒怨”~

一、暴饮暴食伤身体

日本一项研究成果指出,“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专家建议,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感到有点儿饿就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

二、嗜荤如命不可取

无肉不欢的人,很容易出现肥胖、冠心病、肿瘤等问题,而足量的蔬果纤维,能减少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过75克,体积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科学项目经理蕾切尔·汤普森博士推荐:西红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险,西兰花、卷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统癌症的几率,草莓、洋葱、大蒜中都含抑制肿瘤生长的成分。

三、熬夜、晚睡没好处

“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其中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后才会休息。专家说,长期熬夜会影响神经中枢,干扰内分泌,影响免疫机制,让人更易患上癌症。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2点。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体内褪黑素的生成。

四、突击学习、工作太劳累

淋巴瘤、肝癌、肺癌被列入累出来的癌症前三名。专家表示,过度劳累虽不直接导致癌变,但会导致肝病、肺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并最终诱发癌症。所以,不要过度劳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时间不要过度紧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周六日保证一定的休闲时间、健身活动,以调试心情。平时也可多做一些净化心灵的活动,如静坐、冥想、聆听心灵音乐等。

五、甲醛家具埋下的种子

装修的刺鼻气味比室外灰蒙蒙的天空要可怕得多。专家建议,装修期间一定要开窗通风;少用人造板材;小房间少放新家具,甲醛、苯等总是喜欢隐匿在新家具中,即便您闻不到刺鼻的味道,也不代表它不存在;少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氡已经成为肺癌第二大诱因,它主要藏身于花岗岩、大理石等中;少用油性漆,水性漆则环保得多;装修结束后至少要晾两三个月才能入住。

六、争强好胜的性格应该改

雅典凯菲西斯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448名接受乳腺普查的女性,发现有敌意、侵略性强的人被诊断出乳腺癌的概率最高。何裕民提醒,如果您觉得生活中让您生气的事像道坎一样,怎么也迈不过去了,思想钻了牛角尖,而且抑郁的心态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到一两年以上,就要小心了。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是癌细胞的“天敌”,应对事情的后果不做无谓联想,多交朋友,种花养鸟,读好书,常晒太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