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篇文章
2927人浏览
如果骨折端有明显的移位,并且骨折部位粉碎比较重,这种情况就需要采用钢板进行内固定,促进骨折的恢复。通常情况下,取出四肢的钢板10天后不建议拆线,但对于胸部、腰背部,取钢板10天后可以拆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可以拆线:如果是锁骨骨折取钢板、脊柱内固定钢板取出术等一些胸壁、腰背部取钢板的手术,因为该部位的肌肉比较少,愈合相对来说比较快,一般取钢板10天左右可以拆线。
2、不可以拆线:对于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四肢骨折的患者,取钢板手术10天不建议拆线,四肢的骨折后取钢板拆线的时间在12~14天左右,过早的拆线可能存在伤口愈合不好,导致皮肤裂开的风险,大多数情况下需要12~14天的时间,皮肤才会稳定愈合,所以四肢骨折取钢板10天后不建议拆线。
取钢板10天后是否可以拆线需根据取钢板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建议在医生面诊后综合判断。
单纯胫腓骨骨折三个月一般能达到基本愈合的程度,而对于骨折情况复杂的患者,三个月可能仍会存在肿胀、疼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训练。
如果单纯胫腓骨骨折,并且较为年轻,身体营养状况较好的患者,若在术后严格遵循医嘱,保持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补充,同时积极进行物理疗法如热敷、电疗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并配合康复师指导下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及肌肉力量重建,由于新陈代谢旺盛、骨骼愈合能力强,在胫腓骨骨折术后三个月后其功能恢复程度较为理想,骨折部位可以达到基本愈合的程度,即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
如果骨折较为复杂,尤其是伴有软组织损伤、开放性骨折或者需要内固定手术的情况,三个月后的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不足,受伤三个月时可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肿胀、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需继续接受物理治疗并逐渐增加负重训练。在骨折恢复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期尽快康复。
骨外科主要诊治创伤性疾病、脊柱疾病、关节疾病、骨肿瘤、运动损伤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创伤性疾病:骨折包括四肢骨折如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关节脱位如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通过手法复位、固定等方法恢复关节的正常位置和功能。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拉伤、肌腱损伤、韧带损伤等。根据损伤程度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
二、脊柱疾病:颈椎病可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牵引、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和手术治疗如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如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脊柱侧弯表现为脊柱向一侧弯曲,可影响身体外观和心肺功能。根据侧弯程度选择支具矫正或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尤其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脊柱骨折,可能引起脊髓损伤,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手术减压、固定,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保护脊髓。
三、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等,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等;晚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手术。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关节,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功能丧失。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等、手术治疗如关节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关节脱位和半脱位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髌骨半脱位等,可通过手术修复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恢复关节的稳定性。股骨头坏死多因外伤、长期使用激素、酗酒等原因引起,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晚期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四、骨肿瘤:良性骨肿瘤如骨软骨瘤、骨囊肿、骨巨细胞瘤等。一般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症状,选择观察、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等。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五、运动损伤:半月板损伤常见于膝关节,可引起疼痛、肿胀、交锁等症状。根据损伤程度,可选择保守治疗或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或切除手术。交叉韧带损伤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多因运动中扭伤或暴力外伤所致。可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肩袖损伤多见于肩关节,表现为肩部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肩袖。
总之,骨外科涵盖了众多疾病领域,从常见的创伤骨折到复杂的脊柱、关节疾病,以及骨肿瘤和运动损伤等。骨外科医生凭借专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致力于为患者解除病痛,恢复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论是突发的外伤还是慢性的骨骼疾病,患者都可以在骨外科找到专业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人们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腓骨移位是指腓骨骨折,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定,同时还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加以诊断,例如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以后通常需进行复位固定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1、体格检查:一般多是由于外伤等因素引起,如摔伤、撞伤、坠伤、急性扭伤等,骨折部位会存在疼痛、肿胀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活动受限,活动和按压时症状可明显加重。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定是否存在腓骨骨折,但还需要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测进行综合判定。
2、X线检查:进行X线检查时,可发现骨折线比较清晰,同时还能够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3、CT检查:可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比如判断骨折块的大小、数量以及关节损伤的严重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4、核磁共振检查: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对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因此结合磁共振检查,以此判断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通过以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诊以后,需配合医生进行复位固定处理,在治疗期间要合理休息,均衡饮食,定期就医复查。
小腿挫伤是小腿皮内和皮下的软组织闭合性损伤。多见于平时运动、受到其他物体挤压,引起的皮下软组织和皮内出血,甚至形成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变化,这是比较常见的闭合性损伤。
小腿挫伤通常表现为局部明显的肿胀、疼痛,软组织有炎性渗出,并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和肢体的活动。小腿挫伤要排除胫骨和腓骨骨折以及神经是否损伤。受伤早期可以应用干毛巾裹冰块放在小腿受伤的部位,冷敷20分钟左右,一天可以敷3~4次,可以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第2天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血肿的消退。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红花油,内服活血化瘀胶囊、三七片等药物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挫伤,还需要通过支具固定,避免过度劳累,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痊愈。